。
30 歲到 40 歲,髕骨軟骨開始有了早期輕度磨損,膝關節迎來了一次“脆弱期”。這時候可能會出現短期的膝關節痠痛,持續幾個星期到幾個月。有的人甚至可能都沒察覺到。要知道,髕骨軟骨是人體膝關節內一層 3 到 5 毫米厚的透明軟骨,就像一個“小保鏢”,為膝關節緩衝運動帶來的衝擊。但因為髕骨軟骨沒有神經分佈,所以在全層磨損前只會在脆弱期拉響一次“預警訊號”。在這段時期,咱們可得悠著點,避免劇烈運動。從這個時候開始,咱們對膝關節可不能再那麼隨心所欲啦!
40 歲到 50 歲,走遠路之後,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痠痛,用手輕輕揉一揉會緩解一些。在膝關節中,半月板就像一個“穩定器”,緩衝震動、保持穩定。人體的 60%體重都是由膝關節內側支撐,所以內側半月板的退變發生得比較早。又因為半月板上有神經分佈,在退變過程中咱們就能感受到痠痛。這個現象就像是膝關節在提醒我們:“嘿,朋友,該開始保養我啦!”
50 歲以上,膝關節會明顯感覺到疼痛,這是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到啦,軟骨全層磨損,關節炎也找上門來了。這時候,咱們就得節約使用關節,減少劇烈運動,尤其是上下樓梯和爬山。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柺杖來幫膝關節減輕點壓力,就像給它找了個“小幫手”。
膝關節屬於鉸鏈關節,是我們身上少數只能往一個方向運動的關節,是不是有點特別?而且,膝關節還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能承重 35 公斤呢!
承受的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就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得就更快。根據專家的研究統計,膝蓋的負重倍數可有意思啦!
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 0,這時候膝蓋就像在度假,輕鬆得很。
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 1 到 2 倍,就像是背了個小書包。
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 3 到 4 倍,這時候膝蓋就像扛了個大箱子。
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 4 倍,像是拖著個大行李箱在跑。
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 6 倍,簡直是揹著個大衣櫃在運動。
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 8 倍。比如說,一個體重 50kg 的人,每上一個臺階,膝蓋約要承受 200kg 的重量,這可真是個“重擔”啊!
人到中年以後,膝關節的肌腱、韌帶開始發生退行性改變,關節腔的滑液分泌減少,關節骨面長期摩擦形成骨質磨損,關節周圍組織由於炎症等原因易發生纖維粘連。所以老年人常會感到膝關節發僵,活動時會發出“咔嗒”的彈響聲或摩擦聲,在受涼或過度活動時會誘發疼痛、腫脹、關節腔積液,嚴重的還會使老年人關節畸形,形成殘疾。
具體來講,造成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有好幾種。
骨關節炎就是其中之一,它就像膝關節裡的“小惡魔”,通常是由軟骨的損耗和退化引起的。它會讓膝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也會受損。
半月板損傷也很常見,通常是因為劇烈運動、扭傷或者外力衝擊導致的。損傷後,膝關節就會變得不穩定,疼痛和功能障礙也會隨之而來。
前交叉韌帶損傷常常在跑步、足球等高風險運動時發生。這種損傷會讓關節不穩定,運動也會受到限制。
韌帶扭傷則是因為肌肉不協調或者摔倒時對膝關節造成過度扭曲引起的。這會導致疼痛、腫脹和運動障礙,就像是給膝關節來了個“大扭腰”。
那咱們平時要怎麼保養膝蓋,讓它不痠痛呢?
路不要走太久,當膝蓋覺得不舒服時,就得趕緊休息,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