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百三十五年,太上皇李淵病逝,享年七十歲,廟號高祖,諡號太武。
公元六百三十六年,貞觀十年秋,大唐帝國經過三年的休養生息,消化土地,終於基本完成了對西域、漠北、東北的整合工作。
那水兩岸,一座堅城已然屹立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之上。
會寧城竣工!
從河北移民東北之後,老百姓們開墾荒地,然而開荒之事並沒有那樣簡單,東北有小半年時間都是凍土,不能勞作,三年時間,四十萬軍民也只是開了五十萬畝耕地,平均一個人一畝多一點。
幸好可以種植玉米、大豆等高寒高產農作物,此時這兩種植物在李昭的幫助下,早已經在大唐的土地上遍地種植。
仗著東北黑土地肥沃,收成還不錯,一畝地七八百斤的糧食在古代已經了不得了。會寧城中又建了糧倉,軍民去掉口糧,還能在糧倉裡存一些糧食,已有存糧五六千萬斤。
李世民君臨天下十餘載,隨著之前開疆拓土,所獲戰馬數十萬匹,又在全國各地設定五大馬場,分別是隴右馬場、西域馬場、河北馬場、會寧馬場、幷州馬場。
此時大唐全國共有戰馬七十萬匹,這還不算老百姓所用的耕馬以及運輸所用的馱馬。
於是,李世民擴編陌刀軍和玄甲軍,他聽李昭說過,吐蕃人也有重騎兵,並且戰鬥力驚人,也就意識到重騎兵的重要性!
玄甲軍從一萬五千人擴到三萬人,每人全副武裝,配三匹戰馬,陌刀軍從一萬人擴充到兩萬人,每人也配三匹戰馬。
這兩支軍隊絕對是當時大唐乃至世界上最精銳的作戰力量!每人三匹馬,共十五萬匹!
有精騎兵十萬人,前文曾提過,精騎兵就是人披鎧甲馬不披甲,這屬於大唐帝國第二號戰鬥力量,每人配兩匹馬。輕騎兵十萬人,主要用來千里奔襲追擊和遠端作戰,每人亦配兩匹馬。
有步兵十五萬人,主要用來攻城拔寨,每人一匹戰馬。
算下來,此時大唐共計有精兵四十萬!當然了這些主要是用來對外作戰開疆拓土計程車兵,並不包括守城士兵和民兵,以及後勤輜重部隊。
再加上突厥、吐谷渾、薛延陀、契丹、党項、回紇等各部落騎兵數十萬隨時供大唐調遣。
……
這一日,長安城。
一個少年十六七歲的模樣,一身白衣,胯下白馬,馬上得勝鉤掛著一條長槍,名為金鑚提瀘槍,乃是大唐開國元勳李昭曾使用的兵刃。
再往臉上看去,那少年生的白白淨淨倒像個文弱書生,只是眉宇之間英氣逼人,又談吐優雅。
往他身後看去,有兩個孩童,十來歲的樣子,一個穿白,一個掛皂,穿白者一看就是個帥哥坯子,而掛皂者生的虎頭虎腦。
三人皆佩戴弓箭,在長安街上高頭大馬奔開遠門而去。
只聽前面那個十六七歲的少年說道,“你們兩個天天覺得自己武藝精進,弓馬嫻熟,今天出城打獵也算是考驗你們!”
只聽那個虎頭虎腦的孩童瞪著大眼睛問道,“守約哥哥,明兒個你再幫我打造一對重一點的雙錘吧,之前那個分量太輕啦。”
守約心說,那對雙錘一個也有五斤重,兩個就是十斤,要知道唐軍士兵所用的橫刀也不過兩三斤重,而這小子不過十歲的年紀竟然嫌棄五斤一個的大錘太輕了……當真是天生神力。
裴守約一翻白眼,寵溺笑道,“好啊,雷兒,等哪天哥哥給你打造一對二十斤重的大錘!”
“不!守約哥哥,我要三十斤重的!嘿嘿嘿……”雷兒一頓傻笑。
這三人不是別人,正是裴行儉和李昭的兩位公子,老大李洛天生俊俏,一身貴氣,更像他爹李昭,老二李雷卻是人如其名,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