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王與扶蘇在御書房一敘之後,扶蘇才深切體會到了父王的憂慮。
經過刺殺一事後,扶蘇意識到秦國的局勢變得愈發複雜,而宮廷內的爭鬥也日漸激烈,可能影響到國家的穩定。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更加密切地關注朝廷動態,同時也用心思考著如何能夠為父親分憂解難。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孫健全力以赴投入到鑄造小金人一事中。
而扶蘇為了替父皇分憂,他在暗中一直秘密調查刺殺事件所牽扯的大臣。動用自己的人脈和智慧,逐漸揭開了一個涉及朝廷要員的陰謀,發現當朝宰相李斯和趙高也走得十分親密,二人關係超乎常人。堂堂一朝宰相會和一個公公有什麼牽連?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
然而,隨著線索的深入,扶蘇發現自己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危險,每日朝堂上就是兩種勢力,一股是趙高的勢力,聚集了好多武將。而另一派全是文臣,支援太子的也寥寥無幾。
以前,朝堂之上的局勢,眾人都明白。由於太子曾經在大王面前。力挺儒士,而惹怒大王,從而被大王一氣之下發往戍邊,與蒙恬將軍駐守邊防,修護長城,從此便與軍中的武將關係密切。
而縱觀現在,自從扶蘇重回朝堂,參與議政,就莫名受到了趙高一派的排擠,才導致現在朝堂兩派相爭的局勢。
但是,這些困難並沒有影響他,更沒有讓他退縮,反而越發激起他對秦國和父王的忠心,自從那次在朝堂之事以後,扶蘇也成長了許多,不會像以前那麼意氣用事了。
也許,就是在那一刻,給他崇文尚武的號召力埋下了伏筆,也大大的削弱太子背後的勢力。再加上現在遠離軍隊,自然而然少了一些武將的支援。
而趙高也利用這一點,抓住機會處處瓦解太子與群臣之間的關係。
扶蘇深知此時形勢對自己不利,但他並未氣餒。他決定從其他方面尋找支援,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宮外的民間力量。他暗中聯絡了一些有識之士,希望能借助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應對當前的危機。
現如今最讓父王頭疼的一件事就是鑄造小金人。他關乎到秦國的國運昌盛,讓大王寢食難安。而皇宮內鬥牽扯人數眾多,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再說狡猾的趙高和丞相李斯。他們只是關係親密,也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有什麼其他的事。
而此事,現在又不能給大王彙報,擔心他過分擔憂,而夜不能寐,還有徐福,為大王出海尋訪仙丹,而遲遲不見蹤影,更讓大王憂心忡忡的,每日不能專心打理朝政,而讓居心叵測的趙高有機可乘。
扶蘇一直看一在眼裡,卻無能為力,因為沒有大王的命令,不能進宮陪伴父王,陪他解憂,只能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每日勤奮練功,研讀兵法,以期在未來的鬥爭中能夠更好地保衛大大王和秦國,相信總有一天大王會明白他一番忠勇孝心的。
然而,宮中的局勢日益緊張,趙高的勢力如日中天,扶蘇感到時間緊迫,必須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只能將鑄造小金人一事順利完成,博取大王的歡心,替大王分解一絲憂慮,才能有機會繼續和趙高一斗到底。
扶蘇決定和孫建,親自去拜訪一位著名的鐵匠,尋求他的幫助。
而這位鐵匠技藝精湛,據說是曾經大周的鑄造師,像那大名鼎鼎的九鼎,象徵周天子的大鼎,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說到此人,還和老秦朝頗有淵源呢,因為這位師父,還為先王鑄造過一把舉世無雙的寶劍,也讓一代力拔山河的先王,卒於此鼎之下。
扶蘇想到這裡頗為感嘆,那些先帝的身影已經淹沒在六國爭戰的硝煙中,而今六國歸秦,天下一統,那周天子的九鼎,也隨之消失。
而那位已進暮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