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還是順著歷史的軌跡,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朱棣先是祭拜了祖先,隨後拒絕了他的支持者們反覆幾天的勸進之後,終於在七月十七這一天登基了。
但不是繼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繼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
廢除建文年號,建文四年改稱洪武三十五年。
盡復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於恢復祖訓,而不是為了自個兒當皇帝。
這些原本都是早就定好了的,和《明史》上一樣,朱棣倒也沒什麼。
真正讓他破防的,還是一個人——解縉。
解縉字大紳,現任翰林待詔,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兒。
按理說,這麼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兒皇帝都不會記得。
可不知怎地,竟然有人推薦讓解縉來給登基詔書打草稿。
正常情況下,這麼大的一份功勞,肯定輪不到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兒,可偏偏就有人推薦。
最關鍵的是,《明史》上還真就這麼記錄的。
如果說《明史》只是神通廣大之人在惡作劇,那麼不可能有人連這種小事都能預料到吧。
夜晚,謹身殿中。
朱棣撫摸著這本奇書,良久之後,自語道:
“所有東西都是按照這本書發展的,唯一的例外便是,吳昊!”
“這人搶走了原本歷史上楊榮的功勞,比楊榮搶先一步說了那句話。”
已經好些天了,朱棣每每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心中仍然很複雜。
是的,他可以強行讓歷史發生改變。
比如《明史》上他註定會殺黃子澄、齊泰,那他可以永遠圈禁他們不殺,這不就改變歷史了嘛。
又或者說,解縉幫登基詔書擬草稿,朱棣也可以強行不用,換一個人來寫,歷史不就又改變了嘛。
可朱棣偏偏沒有這麼做。
因為黃子澄、齊泰確實該死,解縉的登基詔書也確實寫得花團錦簇。
既然如此,他憑什麼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呢。
如果強行改變歷史,反倒沒有之前的好,反倒沒有之前符合自己心意,那豈不是因噎廢食。
望著這本奇書,朱棣現在迫不及待想看看他的後輩們到底是怎樣的皇帝。
將來國家會出現怎樣的問題。
如果他能做點什麼改變後世,這才是他想做的。
不過,對於目前唯一一個例外,朱棣倒是越發有興趣了。
“讓陳瑛來一趟。”
話音剛落,角落裡便出現一個太監,上前稱是。
不久,陳瑛來了。
“微臣陳瑛”
“免了,朕問你,你還記得那天攔架的吳昊嗎?”
陳瑛當然不會忘記,吳昊這個人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這麼大的功勞,按理說吳昊應該讓給自己這個掌管都察院的人。
可偏偏吳昊事先什麼風聲都沒有走漏,讓他錯失了一個得到皇帝歡心的機會。
等這段時間忙完,他就要開始整頓此人。
“記得,此人雖然心思縝密,然而出言無狀,擾了陛下,實罪該萬死,臣已經讓其放下手中事務,回家待參了。”
陳瑛身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也就是都察院實際上的掌控人,雖然地位很高,但並不能隨意處置部下官員。
儘管吳昊是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官兒,想要處置,正常情況下也是需要走程式的。
不然部門上司能隨意處置底下的官員,那官員到底是忠於皇帝還是忠於上司?
不過這都是正常情況下,眼下的情況就不正常。
朱棣這段時間登基成為皇帝了,原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