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殲擊車的設計可謂獨具匠心。
它大膽地捨棄了傳統的炮塔結構,而是將強大的火炮直接搭載在了車體的中央位置。
這種創新的佈局不僅顯著減輕了車輛的整體重量,更為其帶來了驚人的速度優勢。
經過精心調校後的一號殲擊車,猶如脫韁野馬般能狂飆至 50 公里每小時!
再加上它那低矮的車身造型,使其在戰場上能夠更完美地隱匿自身行蹤,彷彿一位來無影去無蹤、行動如風的高速刺客。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殲擊車上所配備的 50 毫米 l60 倍徑高穿深火炮威力不容小覷。
即便身處 1942 年那樣激烈殘酷的戰場環境之中,它依然具備與對手一較高下的實力。
而且,研發團隊並未滿足於此,他們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可能性——開發一款 75 毫米 l42 倍徑火炮,並計劃將其應用於下一代中型坦克之上。
這門新型火炮擁有令人驚歎的火力和穿透力,足以擊穿整個二戰時期的各類裝甲目標。
除此之外,對於重型坦克的研究工作同樣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
根據初步規劃,未來的重坦將會裝備一門 100 毫米 l56 倍徑的巨大火炮。
毫不誇張地說,這樣的武器幾乎可以橫掃二戰期間出現過的任何一種坦克。
不過,當前最為關鍵的任務還是集中精力開發效能卓越的柴油機。
畢竟,在這片廣袤的中土大地上,石油資源相對匱乏,而現有的汽油機儘管動力表現出色,但過高的油耗始終是個難以迴避的問題。
只有成功實現柴油機國產化並不斷最佳化升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燃油供應緊張這個棘手難題。
從而讓我們自主研發的坦克部隊真正成為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雄師。
如今,對於張塵來說,造船工人的數量多多益善。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實力和精明的經營策略。
他如今每年的收入已然突破了驚人的兩億大洋。
如此豐厚的財力使得他迫切地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海軍力量。
然而,現實情況卻並不那麼樂觀。
大型的水面戰艦所需的資金和技術要求極高,以他目前的能力實在難以承受。
不過,海底的“鯊魚”——潛艇,倒是一個相對可行的選擇。
畢竟,相較於那些造價高昂、維護複雜的大型水面艦艇,潛艇在某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若論及製造最為出色的水下“大鯊魚”,那毫無疑問當屬日耳曼帝國。
正因如此,張塵才會對日耳曼帝國的戰俘給予格外優厚的待遇,其背後自然有著深層的考量。
如果能夠成功地從日耳曼帝國那裡獲取到多達兩千名經驗豐富的造船工人。
並順帶得到一些先進的潛艇技術,無疑將極大地提升他的造艦計劃的進度與質量。
雖說透過斥巨資購買一艘 u 型潛艇並非難事。
但僅僅擁有實體潛艇而缺乏詳盡的設計圖紙,顯然無法真正掌握其中的核心技術。
難道真要將整艘潛艇拆解開來,然後逐個部件去模仿製作並安裝嗎?
這種做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很難保證最終成品的效能和可靠性。
有些關鍵環節,確實不是單純依靠系統就能輕鬆解決的。
比如說像專業的技術人員,他們所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往往是任何系統都無法替代的。
儘管張塵財大氣粗,可以耗費鉅額資金每年購置一艘重型航母。
但倘若沒有足夠數量且技藝精湛的技術人員作為支撐。
這艘看似威風凜凜的鉅艦一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