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福船去向,施耀指出兩個航海目的地,一個是遠在南海的呂宋島,那裡此時被佛郎機人佔據,手上白銀無數,一年往返之下,獲利足可發家。另一個是東海北方的長崎島,那裡是日本國的屬地,盛產白銀,福建、浙江商人來往其地,更加頻繁,歷史也更加久遠。
江南之人,因此航線,發家致富者,不勝列舉。
在施耀看來,東海洋麵季風更加給力,洋流也較廣海迅猛,江南、福建之人,每年夏日趁南風結隊出海,順洋流北上,到達長崎甚為便利。等冬日時,風向、洋流轉向,攜帶日本貨物、白銀南返,錢掙得不要太爽利。
前往呂宋則正好相反,冬日南下,夏日返回,四百料福船航行洋麵,只要不遇颶風,基本可保安全。實際上,隨著航海經驗的逐年積累,海上之人對颶風時節把握極準,出海時,又是結隊而行,海上遇難之事,已經很少發生。
當然,如果你就是頭鐵,非要仗著自己有本事,幾艘大船便自行前往,那和找死也沒啥區別。即便是風平浪靜,光是海盜一項,就能讓你傾家蕩產。福瑞昌出海遲遲不行,還不是沒人引領嘛。
相形之下,廣海的情況頗有不同,朝廷在這裡並沒有指定外貿港口,但卻留下濠鏡這個漏洞。
佛郎機人經過百餘年持續不斷的航海通商,在和燕朝多年紛爭之後,終於在廣東香山的濠鏡澳站穩腳跟。此時連年通商,已成定例,濠鏡港口,漸成雙方共管之勢。
說到此處,施耀意味深長地看著幾位華興人,欲言又止。
王海洋心思通透,連忙請教起來,既然佛郎機人能在濠鏡長居,他們作為同宗同族之人,朝廷應該更為寬大一些,想來定居之事,應該能成。
施耀扶額長嘆,直言華興人想的太簡單了,人家佛郎機人用了上百年時間,前赴後繼,死傷者無數,才換來濠鏡居住許可,你們華興人準備如何行事,才能讓朝廷對你們放心。
數日交往下來,施耀顯然不認為華興眾人會安穩做個順民,就衝他們如此急迫地和燕朝通商,其行徑和佛郎機人並無不同。至於同宗同族,倒是個過硬的理由,問題是你要認主歸宗,首先得服從州城管制吧,上來就把榆林港周邊的官軍一掃而空,說你是海賊,一點都不冤枉。
王海洋哈哈大笑,表示如此操作,純粹是為了自保,總不能剛進港口,便讓人盤剝殆盡,那不是傻子行為嘛。再說了,我等若是任人欺凌,變成不名一文的乞丐,何談造福鄉里。
施耀等人對王海洋的說法紛紛點頭,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問題是官府可不一定就是講道理的地方。
這個話題比較複雜,施耀略去不提,繼續說起廣海的情況。
由於佛郎機人的存在,廣東對外貿易的特點十分鮮明,那就是前往南海諸國的動力不強,畢竟有佛郎機人送上門,誰還願意遭那個罪。因此,兩百料帆船便大行其道,畢竟海岸線這麼長,沿岸府縣也不太窮,總有不少生意可做。
即便是要遠行,廣海沿岸的便利也是浙江、福建等地不可比擬的,地利之便更是優於東海。
從廣州出發,一路西行,再南行,均有大陸相連,商船根本不用冒險進入大洋,所過之處,安南國、占城國、暹羅國等依次坐落,一直到南海邊緣的滿剌加,都沒有問題,無非是時間長些。如果敢於冒險,再從西往東,到達呂宋、爪哇都是常事,反正南海南端,各國島嶼相連,總能找到顯眼的路標。
從福瑞昌的角度來看,也是從濠鏡拿貨最為便利,但畢竟屬於後來者,只能喝些湯湯水水,想要發大財,還是得自己親自遠海航行,其中艱難,從曹家過往經歷,可見一斑。
對此一論,王海洋頗為不解,福瑞昌背景深厚,如何就只能喝些湯水?
聽到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