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只要能夠降低絲綢的製作成本,就可以抵消李元昊重稅的影響,他深以為然。
別的不說,就是前段時間,陳讓在大幅提高蠶繭價格的情況下,所繅出來的絲,還能以同期的價格出售,這裡面的文章就可以見一般了。
陳讓既然說到降低成本,就一定有他減低成本的方法,只是這個成本要降到多少,他的心裡沒底,而且,他拉著柳青青跟自己合作,利益均佔,那自己的利益又佔的是哪部份。
這些,陳讓都沒有說,他也不太清楚。
陳讓見梁翼一臉的疑惑,一副似信非信的樣子,知道自己如果不把話一氣說完,他是不會明白的,當即接過話題,侃侃而談道:
“絲綢的成本,主要包含在製作成本、運費成本和銷售成本上,如果把蠶繭繅成生絲,如何把生絲織成絲綢,這兩方面,我們可以透過改進生產工具來達到。
運輸的成本,那就更加簡單,只要我們在原州城設定倉庫,將這些貨物按照月或者季的銷售情況,集中運輸,大量出貨,其成本自然就會降低。
至於銷售成本,咱們完全可以變零售為批發,讓利於天下的商人,只要能夠給足他們的利益,那天下的商人,都將是我們的分銷商,薄利多銷,成本自然下降。”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骨感的,誰都想降低成本,但這個成本要如何才能降低,梁翼的心裡沒底呀,畢竟這個成本,也不是說降就能降的呀。
讓利分銷商,薄利多銷,讓中間商人掙差價,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要做到這些,還得有個前堤,那就是你的生產要跟上呀。
如果你的生產跟不上,說再多,還不是一句空話?
不能保證源源不斷的貨物,所謂的薄利多銷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與其那樣,還不如做一些精品,提高利潤的空間,這才是經商中的王道。
這些年來,梁家就是一路這樣走過來的。
看來這古人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陳讓見自己說了半天,都沒有打消梁翼心中的疑慮,不禁心生感慨,看來,不給他一點乾貨是不行的了。
想到這裡,忽地問道:“梁老爺,你有見過,一人繅絲,比別的作坊一百人還多的嗎?”
:()大宋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