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電燈下的悟道 (第1/5頁)

淳于越當即拿出紙筆,將自家的感悟寫了下來。

“昔年聖人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前者可為五帝時期大同之治,後者可為三代之英小康之治。”

儒家的大同之治,是五帝堯舜公天下禪讓制的時期。

小康之治則是夏商周三代傑出君王時期,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

“然今時不同於往日。”

“今秦地數千裡,百姓數以千萬計。”

“此前吾常言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實則不然”

“今土地百姓之數,十倍百倍於往日。”

“是故儒學難見成效,不被諸侯所用。”

“全賴於天下百姓睏乏,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君子理應重義輕生。”

“然今天下黔首百姓卻重生輕義。”

“此實非黔首之過也,若不能生,又如何能知禮儀,曉道德?”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聖人之道,在於民。”

“民為先,道德為後。”

“故先有民之生,而後有民之道德。”

“道德禮儀在乎於心,亦在乎於民。”

“無分先後,無分你我。”

淳于越靈感迸發,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

大體上就是論述為什麼如今儒學沒落,不受君王所重視。

昔年五帝時期,國土全在河洛一帶,百姓只有數十萬。

自然更容易推行道德禮治,所以能夠天下大同。

畢竟天下也就那麼大,君王又能夠身體力行以德行感化百姓。

然而如今國土廣闊,百姓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再想用堯舜之治,實在還是太過艱難。

這需要整個國家上下一心。

所以,才難以重回堯舜之治。

若是進行大批的分封,倒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此問題。

不過卻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諸侯實力強大後出現反意。

身為儒生,淳于越很久以前其實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了。

甚至李斯經常拿此事來說儒家分封不可取。

但是淳于越卻對此選擇視而不見。

因為以前的他認為諸侯反叛,那是諸侯不道德。

只要道德水平夠高,自然就不會反叛。

周朝之所以覆滅,還是因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如今他不這麼想了。

淳于越認為,這全是因為一個字,那就是——利。

諸侯反叛,不只是他們沒有道德。

更重要的是,他們強大之後出現了更大的慾望。

而這個慾望一旦超過了他們的道德,他們便會心生反意。

為什麼以前的諸侯,沒有反叛呢?

淳于越認為,那是因為以前的生活困苦,所以大家的道德都很高。

就像五帝時期,人們的物質匱乏。

帝王雖然地位高貴,但是生活同樣也十分辛苦。

需要帶領族人們面對各種災禍,解決各種問題。

高貴的地位和付出的代價,是相輔相成的。

想要地位高貴,想要天下共主,那你就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而且這高貴的地位所帶來的,也就只是一個地位,而沒有太多的物質享受。

但是如今卻不一樣了,過去了千百年。

人們的物質不再那麼匱乏了。

人們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最新小說: 回到古代與一群女將軍征伐天下 原神,我一個神竟被系統瘋狂二創 我跨越空間時間借武器 年代:我在四合院抓特務 延禧攻略穿進如懿傳 重生朱標,大明唯一繼承人 抗戰之神秘單兵 銅盆通古代,我囤貨嬌養了女帝 我在三國有良田 海賊:空間之王 大唐:老李,請你約束一下你女兒 大唐傻王逆天罡 四合院,穿越後我成了鄉村大佬 重生之岳飛傳奇 廢材太子成霸道皇帝 海賊:娶老婆這種事青雉贏麻了 四合院:開局找於莉相親 四合院之正陽逐夢 明末之從千戶到遼東王 老子是最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