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下事 (第1/3頁)

建康府,俗稱金陵,為南宋行都、東南重鎮,是僅次於國都臨安城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時人稱曰:“國家之根本在東南,東南之根本在建康。雄山為城,長江為池,舟車漕運,數路輻湊,正今日之關中、河內也”。

非據建康無以鎮東南。皇帝選擇金陵,是要在東南前線勵精圖治了。

“陛下真要在金陵創辦講武堂?”

真德秀也是震撼。

果不其然,流言成了事實。

“不錯,就是金陵!”

趙竑點了點頭,語氣低沉。

“臨安富庶繁華,但脂粉氣驕奢氣太重,距離北地太遠。東南形勢,以金陵為最,大宋要恢復北地,收遠近人心,就得讓天下人看到決心,看到希望。”

建康府首府就是金陵,也就是後世的南京城,在杭州以北500裡,毗鄰長江。而過了長江就是揚州,距離宋金邊境的淮水,已經是咫尺之遙了。

金陵講武堂,事關天下大事,怎麼可能放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臨安城?

“陛下的意思,是講武堂和練兵都要放在江南東路?”

真德秀也是驚詫。

金陵城龍盤虎踞,六朝古都,可為聖地。但皇帝選擇金陵城,而不是臨安城推行新政,讓他下意識有些失落。

其他幾位大臣,目光一起投在了皇帝身上。

金陵講武堂,金陵大學堂,都在江南東路的首府。原來這一切,都在皇帝的運籌之中。

“當然!另外,為了不要大興土木,耗費民脂民膏,把金陵的行宮收拾一下,就作為講武堂的講學之所。記住,給朕在裡面留個房間,作為朕去講武堂的下榻之處!”

迎著大臣們的目光,趙竑哈哈一笑。

“將武學諭搬往金陵,那些個武學博士、武學教授等一起遷往金陵。另外從邊軍之中選擇作戰經驗豐富的將士作為講武堂的教官。還有,講武堂的教材,除了七書,朕還要親自編寫一些。”

“陛下,那些個武學的舍人怎麼安置?”

震驚之餘,真德秀弱弱問了出來。

金陵行宮改為金陵講武堂,這可真是驚世駭俗,出乎他的想象。

宣繒也是暗暗吃驚。皇帝的行宮改成講武堂,由此可見皇帝對講武堂的重視。

金陵講武堂、大宋水師學堂,皇帝這是要揚興大宋的尚武之風嗎?

“武學諭搬往金陵,和講武堂融為一體,舍人當然一起前往金陵。具體事情,讓魏了翁這個兵部侍郎去辦。正好看看,這些舍人和教諭們是不是可堪重用?”

宋室南渡之後,在臨安府修建武學。武學的入學者,一是皇宮中的東頭供奉官,左右班殿直、殿前承旨等,第二種就是朝廷官員推薦的末等小官以及文武大臣的子孫後代。

北宋的武學為兩百人,分為上舍人、中舍人和下舍人,上舍人三十人,中舍人七十人,下舍人一百人,修學三年。

南宋武學則是減了一半還多,到了宋寧宗時期,武學生更是隻有二三十人,名存實亡。

四位參政大臣暗暗嘀咕。新皇此舉,肯定是要光大武學,提倡尚武之風,為將來大舉用兵鋪平道路。

“自宋室南渡,於今已近百年。更有韃靼勢大,堅不可摧。值此大爭之世,若不居安思危,厲兵秣馬,整飭武備,我大宋將來必有滅國之危。”

趙竑面色凝重,對著眾大臣說了出來。

趙竑本想將講武堂設在長江以南的揚州,最終還是放棄。揚州距離邊境線太近,肯定會遭到群臣們的反對。

既然如此,不如選擇南京,最起碼向北推進五百里,長江阻隔,沒有人反對。

四位大臣面面相覷,一起站了起來,肅拜行禮

最新小說: 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 綜影視之宮鬥贏家 當上火影后,我開始整頓忍界 穿越南宋當皇帝 紀曉嵐:開局殺乾隆 日不落大明:洪武人皇 妖尾:從符咒開始的最強之人 進巨:艾倫,我真是你親巨弟啊 二戰,我在蘇俄當少尉 天才麻將少女:開局九蓮寶燈 穿越亮劍:從蒼雲嶺開始 三國之人皇 圍爐三國 重生人皇呂奉先 四合院:回到54年,還好帶系統 豆一與媚靈軍 穿越到古代,從七品芝麻官做起 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 藍鎖:puppy醬只是想通關 大明:什麼,你讓我起兵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