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建武元年,公元1230年,江南,金陵。
站在長江岸邊,看著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滾滾而去。岸邊的巨柳隨風擺動,江中的船隻南來北往,千帆盡是。港口裡船隻雲集,碼頭上熙熙攘攘,盡是運貨的大車來往。
一船船的稻米、一船船的硫磺、一船船的硝石、一船船的蔗糖、一船船的金銀銅鐵礦石,源源不斷,在金陵城碼頭卸貨。
碼頭上,大宋兵部尚書宣繒看著熱鬧的港口,語氣中盡是感慨。
“高宗曾言:市舶之利,頗助國用。若措置得當,所動者以百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今日市舶司之利,遠勝高宗當朝。我大宋國運昌盛,令人驚詫啊!”
別的不說,光是海外的糧食和金銀銅礦,就已經完全解決了邊軍的餉糧問題。而且,海外糧食已經反哺大宋國內,許多地方的旱澇賑災,都靠海外的糧食解決。
“我大宋國力蒸蒸日上,大宋天下臣民,無不對皇帝感恩戴德。如今皇帝在大宋士民心中威望日增。說到益民愛民,皇帝可為本朝帝王之翹楚。”
江南東路制置使汪綱,點點頭說道。
在百姓能吃飽穿暖上,本朝皇帝鞠躬盡瘁,歷朝皇帝做得最好,難怪盡得民心。那些君王只顧自己的皇位,誰會顧及草民的死活?
不過,盡得民心有個屁用!大宋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草民為貴,豈不是本末倒置?
當然,這些話只能放在心裡,可不敢說出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本朝天子盡得民心,軍中將士更是奉若神明。借海外反哺大宋,這一盤大棋,皇帝操縱自如。這一大手筆,這一份心思……”
宣繒嘖嘖稱讚,皇帝海外佈局,原來看起來愚不可及,現在才知道,高瞻遠矚,非常人所及。
“正如金陵講武堂校訓,為國為民。皇帝造福於萬民,對大宋有再造之功!本朝國運,寄託於陛下一人之身,陛下不易啊!”
儘管對趙竑打壓士大夫不滿,儘管對趙竑揚武抑文頗有微詞,汪綱對皇帝的文治,依然折服。
不但文治上疾風驟雨,武功上,皇帝似乎也是野心勃勃,毫不畏懼。
連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都去主動招惹,皇帝的這一份膽大妄為,想起來都要心驚。
“皇帝改元建武,也不知道是不是又要對外動兵?比如說對日本,又或者是韃靼。”
汪綱看著宣繒,想從這位大宋兵部尚書口裡,得到更多的訊息。
算起來,這已經是皇帝登基的第六個年頭,興慶五年,到了今年,則是改元建武。
建武,霸業建於武力之上。難道說,皇帝又要興兵?
歷朝歷代,皇帝改元,都是因大事發生,旱澇災害、外敵入侵、內有民亂,都是改元的原因。
“日本?恐怕不是!”
宣繒輕輕搖了搖頭。
“在陛下心目中,恢復中原是念念不忘。而觀他平日言行,始終視韃靼為心腹之患。為國舅之死動兵日本,目前不是最好的時機,陛下也沒有在軍中動員。”
國舅周安在日本遇害,皇帝雖然憤怒,朝廷也有將臣要求發兵,但最終風平浪靜,沒有任何的舉動。
“那陛下在高麗東南沿海和耽羅(濟州島)租借地方,興建碼頭,是為用兵日本嗎?”
皇帝剛猛,不可能周安遇害,就當什麼事沒發生過一樣。沿海制置司逐年募兵,水師北上南下,漂洋過海,海上勢力越來越大。說不動武,汪綱自己都不相信。
“恐怕是吧。陛下性烈如火,國舅之事,恐怕會是一場國戰。”
宣繒幽幽一句,不知不覺滿臉愁容。
將來的大宋,仗是要不少打了。
“刀兵不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