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文治,總會引起大宋國內文武相爭。準確來說,是武治,還是回到以前以文制武的時代。
軍中都是大宋天子的門生,藩鎮之禍可以休矣。但是不是依然要如此的武風濃厚,甚至窮兵黷武,值得商榷。
“西域那邊,現在怎麼樣了?移民多少,駐軍多少,窩闊臺有沒有派兵騷擾?”
趙竑終於打破了沉默,回到了北地的邊患上。
蒙古大軍退出中原,兩年時間,雙方一直未遣使互通有無。邊境上大大小小的戰事不斷,但沒有大的戰事。
“陛下,兩年時間,我大宋朝廷向西域移民一百三十餘萬,人口比例,已經大於西域本地居民。我軍駐軍三萬,五萬廂軍,足以應付韃靼大軍侵擾。”
兵部尚書魏了翁信誓旦旦說道。
如今大宋在西、北兩個方向佈置了數十萬雄兵,元氣大傷的蒙古國,已經不足為患。
“陛下,韃靼傷筋動骨,早已今非昔比。漠北為苦寒之地,沒有了掠奪,即便是韃靼大軍想要西征南下,也沒有輜重糧草可用。沒有五年十年功夫,韃靼絕難有大的戰事。”
耶律楚材跟著說道,毫不忌諱自己和窩闊臺的關係。
“陛下,窩闊臺大汗嗜酒,喜歡打獵飲酒,身子骨一直有恙,怠於朝政。韃靼年輕一代中,忽必烈拜答爾口溫不花都是陣亡,蒙哥又傷殘。闊出和拔都幾人雖然驍勇,但部落勢力孱弱。臣推測這三五年,不會有大的戰事。”
聽他話裡的意思,窩闊臺似乎無心對外用兵,似乎可以不必太過在意。
三五年沒有大的戰事……
趙竑皺眉不語。
沒有吃穿用度,蒙古大軍自然還會南下。看來,將來北地的戰事還要繼續。
騎兵火炮火銃震天雷,大宋邊軍什麼都不缺。也許,大宋邊軍可以主動用兵,禦敵於國門之外。
“傳旨給餘玠、孟珙和呂文德等人,整頓兵馬,伺機對漠北用兵。一旦韃靼大軍來犯,必予痛擊!”
趙竑面色陰沉,傳下旨意。
對於敢於犯境燒殺搶掠者,必是毫不留情的反殺。
“陛下,上兵伐謀。對於韃靼,可以分化、拉攏那些韃靼貴族,使其內鬥。我朝坐收漁利即可。”
耶律楚材對草原部落勢力比較熟悉,知道如何弱化對方,建議也頗是中肯。
“韃靼貴族和部落首領們,都是畏威不懷德,先打上各十年八年,再拉攏分化不遲。”
趙竑不為所動,依然堅持先剿後撫。
還是那句話,兩國交戰,打的是國力,大宋能耗得起,就看蒙古國能不能受得了。
“陛下,黃河改道還需要數年才能完成。不過,非洲的蘇伊士運河已經貫通。陛下是不是要親臨運河觀此盛舉?到時,陛下也可以看看海外以及非洲的經營。”
沿海制置使吳潛聲音雖然波瀾不驚,內心卻是有幾分小激動。
蘇伊士運河貫通,大宋掌握了通往非洲、亞洲、歐洲的交通要道。從今以後,大宋的商船戰船再不需要繞一大圈,經過險惡的風暴角,可以透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直接進入歐洲了。
其實他一直很是不明白,為什麼運河要叫那麼一個別扭的名字。
那是一個令皇帝刻骨銘心的美人嗎?
“這是當然!朕一定會去!”
趙竑輕輕點了點頭,心頭也是振奮。
蘇伊士運河貫通,接下來就是向南北美洲移民,然後用兵歐洲了。東方壓倒西方,統一整個世界,這是最好的年代。
先用廉價的商品衝擊其市場,導致大量底層民眾失業,然後再用兵蠶食,十年不行就三十年五十年,直到把歐洲大陸完全征服,置於大宋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