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捺缽”至此的皇帝耶律隆旭與太后蕭綽端坐在殿內上首。平日裡與蕭太后出入左右的晉王韓德讓並沒有隨駕捺缽,而是留在了上京臨湟府,以震懾內外宵小。
“捺缽”是契丹語的譯音,契丹語詞﹐意為遼帝的行營。遼帝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因此﹐皇帝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又稱四時捺缽。相當於漢人皇帝的巡遊天下。
但與漢人皇帝四處巡遊天下游山玩水不同,契丹皇帝“捺缽”之時也處理朝政,朝廷的文武大臣都隨軍“捺缽”,一遇大事,也可就地處理,反應十分快速。
此次“捺缽”之所以來幽州府,是因為遼國的情報機構“執方司”傳來情報:大宋的西南腹地西川發生災民暴動,起義軍攻陷了成都府,蜀地已岌岌可危,起義軍在蜀中建立了大蜀國,已經派人前往党項和契丹,準備聯合契丹和党項人,三面夾擊大宋。
宋遼兩國自趙光義兩次北伐燕雲開始,便成為了生死大敵,如今見敵有難,遼國諸多人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此次宋國內禍,正是我大遼千載難逢之良機,宋人派兵南下鎮壓平叛必定會導致邊防空虛,我們若是趁此良機聯合西夏党項人出兵攻宋,宋人三線作戰必定顧此失彼,到時候我大遼摧鋒直進,飲馬黃河,中原大片土地便可為我所得……”大殿之下,遼國西京留守、南院樞密使韓德威出列開口進言說道。說到激動處,他不由得一陣顫慄,似乎一切都已經觸手可及。
此次情報是由遼國“執方司”在宋地打探到的,經過層層上報之後,遞到了“執方司”的直屬機構西京留守府司的案桌上。
作為西京留守的韓德威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上報給正在“捺缽”的契丹王庭,王庭也因此移駕到了較近的燕京府,並傳喚韓德威前來幽州府彙報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