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東辰聽著大臣們的話,心中卻有幾分猶豫。
青陽侯沈望南已快到天命之年,且上次與奇戎人的大戰中,他的右肩還中過一箭,傷勢至今尚未痊癒,這一點大臣們並非不知。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丞相蕭括站了出來,對楚東辰道:“皇上,青陽侯固然英勇,但他右肩有陳年老傷,強行出征恐難擔當大任。
臣舉薦鎮遠將軍,鎮遠將軍雖不如青陽侯聲名顯赫,但其作戰勇猛,且一直在操練新兵,其麾下兵強馬壯,若率部馳援邊城,必能解燃眉之急。”
蕭括口中的鎮遠將軍,乃是興國公長子,皇后娘娘崔錦棠的親大哥,崔錦程。
大臣們聽聞此言,頓時議論紛紛。
楚東辰微微頷首,覺得丞相說得不無道理。
就在眾人以為鎮遠將軍即將領命出征之時,站在蕭括身後的御史大夫林鵬卻開了口:“皇上,微臣以為此事不妥。鎮遠將軍固然身強力壯,然他的實戰經驗不足,且邊城之戰非比尋常,奇戎人驍勇善戰天下聞名。
相較之下,青陽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他雖身有舊傷,但軍中良醫眾多,定能保侯爺無虞。
再者,鎮遠將軍乃是皇后親兄長,若由他領兵前去,難免讓人揣測是否因皇后娘娘之故,他才有此機會,于軍心不利。”
楚東辰聽後,眉頭緊皺,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一邊是經驗老到但有傷在身的青陽侯,一邊是年富力強卻無實戰經驗,且易惹人口舌的鎮遠將軍。
朝堂之上寂靜無聲,大臣們皆屏息等待皇上的抉擇。
興國公更是緊張得藏在袖子裡的雙手都冒出了汗。
戰場上刀劍無眼,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前去冒險。他覺得,崔家如今權傾朝野,根本無需自家兒孫用性命去換取軍功。
正當眾人等著皇上決斷時,站在興國公後面的景陽侯顧斌突然出列,對楚東辰道:“皇上,老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楚東辰微微抬起頭,看向景陽侯,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之色,隨即開口:“顧愛卿但說無妨!”
得到皇上的應允之後,景陽侯深吸一口氣,然後朗聲道:“啟稟皇上,大皇子殿下已然年滿十八,然迄今為止,卻是寸功未立。
臣好幾次在街頭行走,都聽到有人對此議論紛紛,說大皇子殿下整日裡在街上游蕩,不務正業。
故而依臣之淺見,此次應當由他來統領軍隊出征,最為合適。
一來呢,大皇子作為堂堂的皇室子弟,親自掛帥出征,必定能夠極大地震懾敵軍,從而彰顯出我朝強大的國威;
二來,這樣也可以讓邊境地區的黎民百姓,深切地感受到朝廷對他們的關懷及皇恩浩蕩;
三來嘛,大皇子殿下也可藉此機會,為自己攢些功績,以堵住百姓們的悠悠眾口。”
興國公聽了景陽侯的話,藏著袖子裡的手不禁偷偷給景陽侯豎了個大拇指。
隨即,他應聲附和:“皇上,老臣以為景陽侯言之有理!”
楚東辰聞言,眼神從興國公身上掃過,心中暗道你這隻老狐狸,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去戰場送死,卻想讓朕的兒子去,真是好大的膽子!
不過他的面上卻並未顯露半分不滿,緩緩說道:“景陽侯與興國公的話看似有理,然大皇子自幼研習經史子集,於兵法謀略只是略知一二,若貿然掛帥出征,朕實難放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一片譁然。
景陽侯與興國公對視一眼,面露不甘之色。
景陽侯忙道:“皇上,大皇子聰慧過人,雖經驗不足,但有眾多老將輔佐,必不會辱沒使命。”
“臣倒是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不如就讓大皇子殿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