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過那波濤洶湧的噴赤河後,呂布所統帥的華朝大軍,猶如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而過。每一座試圖阻擋其步伐的城市,每一道看似堅不可摧的關隘,在華朝大軍那威力無窮的大炮轟鳴之下,紛紛化為齏粉。
大軍所過之處,塵土飛揚,硝煙瀰漫,無人能擋,許多城市與關隘都是望風而降。
征途中,華軍還隨隊帶上了一批精明強幹的官員、訓練有素的城防軍以及嚴謹公正的巡捕。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征服,更重要的是建設與治理。
每當一座城池被攻克,這些官員便迅速接手,開始實施一系列旨在穩定民心、促進社會發展的政策。他們給當地的底層奴隸、百姓分配房屋土地,讓他們從世代的貧困與剝削中解脫出來,成為了自己土地的主人。
同時,對於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大月氏貴族奴隸主,華朝軍隊給予了堅決的打擊,徹底打破了原有的不平等秩序,使得正義與公平的光芒照耀在這片土地上。
華朝的這一系列舉措,無疑贏得了廣大民眾的熱烈歡迎。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對華朝大軍的感激之情。他們知道,是這支來自遠方的軍隊,為他們帶來了新生。
而華朝也以一種包容的姿態,接納了那些主動投降歸附的大月氏官員和將士,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繼續為國家效力的機會,並大力宣傳大月氏也是華夏民族,貴霜帝國也屬於大中華文化圈的說辭。
這種說辭能大幅降低大月氏官員百姓的抵抗之心,進一步鞏固華朝在大月氏地區的統治基礎,也展現了華朝作為一個大國的氣度與智慧。
當然,對於那些頑固不化、堅持要與大月氏共存亡的分子,華朝則展示了其嚴厲的一面。透過公開公正的審判,將這些頑固分子的罪行公之於眾,然後執行死刑。
這種恩威並施的策略,既體現了華朝對主動歸附者的尊重,也彰顯了打擊頑固分子的決心。
隨著華朝西部軍區大軍在大月氏境內的連連勝利,其勢如破竹的態勢讓整個中亞地區都為之震動。
周邊各國,無論是與大月氏接壤的康居、驩潛國、大益、帕提亞(安息)帝國,還是隸屬天竺的西薩特拉普王朝、摩臘婆部落、古寧陀王國、身毒王朝等,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不安。
他們看到,華朝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擴張著其在中亞的領土和地盤。
儘管華朝對外宣稱,對大月氏的軍事行動僅僅是對其當初援助大宛的報復,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背後隱藏著華朝對中亞乃至更廣闊地域的雄心壯志。
面對華朝的強勢崛起,這些國家紛紛採取措施,加強國防,徵兵備戰,以防不測。同時,他們也試圖透過外交途徑,向華軍提出質詢,表達對於其入侵大月氏、給中亞帶來戰爭和混亂的擔憂。
然而,華軍的回應卻異常簡潔而強硬,稱大月氏本就是華夏民族的一部分,其統一大月氏的行動屬於內部事務,與外界無關。對於那些試圖插手干涉的國家,華軍毫不客氣地警告他們,不要引火燒身,否則華軍的兵鋒所指,必將讓一切化為烏有。
這樣的回覆,雖然簡單粗暴,卻也清晰地傳達了華軍的態度和立場,讓那些原本想要干涉的國家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面對華朝的強硬態度,周邊各國雖然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他們深知,與華朝在軍事力量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任何正面的對抗都將是徒勞無功的。誰都害怕自己一旦派兵援助大月氏,就會成為華軍下一個進攻的目標。
畢竟,大月氏援助大宛的先例已經擺在那裡,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大月氏”。因此,儘管他們內心充滿了對華朝擴張的擔憂和不滿,卻也只能選擇默默觀望,希望大月氏能替他們擋住華朝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