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後沒過幾天,購買的鐵料開始陸續進入衛所之中。
“張鐵頭,高爐建的如何了?”
劉平來到了新建的鍊鋼廠,檢視施工的情況。
擦了擦臉上的黑灰,張鐵頭是滿臉鄭重道:“最多三日便可成了!“
“大人的設想真是奇妙,小人打了那麼多年鐵,還未見過這樣的爐子”
張鐵頭乃是營中鐵匠的大師傅,劉平將一些至關重要的點告訴了他,便已經是足夠了。
張鐵頭介紹了一下高爐的構造,然後又開口道:“大人,這高爐用來冶煉焦炭,那鍊鐵料的爐呢?”
劉平聞言,沉默了一會,便命人擺上了紙筆。
稀稀拉拉的在上面繪著,這是前世的一篇關於轉爐鍊鋼的過程。
至於那些所謂的坩堝鍊鋼法和平爐鍊鋼法,都不適合現在的劉平。
一個是因為價格高太不穩定,另一個是需要能儲存1000度以上的儲熱室。
想來想去,還是轉爐鍊鋼法最適合。
而這所謂的轉爐鍊鋼法,乃是18世紀的英國人貝斯麥發明的一種新式鍊鋼法。
在工業革命初期,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廉價的鋼材。
而在鍊鋼之前,劉平想起了必需的一種燃料。
那便是焦炭,工業史上一個重要的產物。
露天的煤炭資源很是常見,但焦炭在這17世紀的大明很是珍貴。
提取焦炭的話,有天然堆積法,最後再用大火燃燒的土法便可得焦炭。
但只有五成不到的成炭率,為了提取這種資源。
劉平便在鍊鋼工坊的旁邊,修建了幾座煉焦的小高爐。
“都準備好了嗎?”
離開了鍊鋼工坊不久,劉平便直接來到一旁煉焦的高爐邊。
“按大人的要求,用的都是上好的晉煤”
一旁的工匠一邊將煤塊砸碎,一邊回答。
“一定要注意砸的更碎些,實在不行放磨盤上磨”
劉平出言吩咐,想要煉成焦炭,第一步就是將煤炭顆粒化。
“大人說的是,小的倒有些死腦筋了!”
那工匠拍了一下腦袋,便與幾人拉了個大石磨回來。
磨盤開始轉動了,將破碎好的煤炭變為了更小的顆粒。
“用鼓風機好好吹一吹,一定要裡面的水分去除”
劉平交代著,幾個工匠便抬出了經過改進的鼓風機。
這鼓風機由風箱、風道、爐膛、煙囪四個部分組成。
將煤炭顆粒擺在一張桌子上,工匠們點燃了爐膛中的枯枝和木炭。
“慢一些,莫要焦急”
工匠們手動拉著風箱,將一道道壓縮過的熱流吹到了煤炭顆粒上。
“開爐!”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隨著劉平的一聲令下,小高爐底部的木材被點燃。
“依大人言,煉出火來便熄火!”
隨著燃料的新增,整個高爐的溫度開始升騰,工匠們緊緊的盯著爐口。
實際上這是一種無奈之法,因為沒有測量溫度的工具,劉平只能交代工匠們透過這種粗淺的手段來觀察。
煤炭經過高溫會分解為焦炭和煤氣,煤氣遇高溫會在爐口燃燒。
這種大規模浪費資源,汙染環境的方法。
建國後大鍊鋼鐵時期曾經盛行過,只不過後來被嚴令禁止了。
“快看,火龍出水了!”
工匠們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場景,一個個看著高爐口冒出的道道火焰。
高爐口的火焰慢慢熄滅,工匠們將爐中剩餘的焦炭取了出來冷卻。
“成焦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