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爛的古書,居然價值三百多萬!
林奇立馬掏出手機,查王士禎的資料。
隨著資料一頁頁地呈現,林奇的眼神中逐漸流露出驚歎與欽佩之色。
王士禎,清初傑出的詩人、文學家、詩詞理論家。
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號阮亭。
山東新城人,雖身為漢人,卻官至刑部尚書,而且頗有政聲,死後康熙帝還追諡其為文簡。
王士禎出身官宦家庭,23歲遊歷濟南,憑藉一首《秋柳》便從此聞名天下。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後人還將其當年詠《秋柳》處,也就是大明湖東北岸一小巷令名為‘秋柳園’。
查到此處,林奇心思一動。
將翻動書籍,果真找到了那一首《秋柳》。
而那印著紅色篆體的印章,林奇仔細端詳,確定是王士禎的私印。
並且,王士禎也是“神韻說”的集大成者。
神韻是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某種情思內涵。
像是王士禎的 《高郵雨泊》的“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寥寥幾字卻勾畫,夜幕降臨,細雨綿綿,水天一色的淒涼美景。
康熙皇帝稱其“詩文兼優”,“博學善詩文”。
在康熙十七年,王士禎受到康熙帝召見。
轉侍讀,入值南書房,成為清代漢臣由部曹充詞臣的第一人。
南書房是清代皇帝文學侍從值班的地方。
能進入南書房任職是天大的榮耀。
不僅如此,康熙皇帝下詔要王士禎進呈詩稿,有時他還需要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諭旨詔令。
王士禎當時在朝中的風光無限。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禎那時候當上刑部尚書,卻因受王五案牽連,被以“瞻循”罪革職回鄉。
不過這是後話。
王士禎在政壇上的聲譽很好,能夠做到清正廉潔、心繫百姓疾苦。
在文學上,也詩名揚天下,成為清初文壇公認的盟主。
因他惜才,愛才。
像是詩壇新人、文壇後輩到京城求名師指點作品,往往首先拜見王士禎。
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獎,就會聲名鵲起。
廣為流傳的莫過於王士禎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加評附詩。
蒲松齡出生於一個漸漸敗落的小書香家庭。19歲接連考取縣、道、府三個第一名,名震一時。
但此後,省試卻屢應不第。
空有滿腹學問,卻不被人賞識,撰寫的《聊齋志異》剛寫出來,也無人欣賞。
無奈之下,蒲松齡只能找上王士禎。
王士禎看過初稿,大加讚揚。
不僅寫了許多點評來鼓舞蒲松齡,甚至還贈詩一首:
“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林奇看到其中一個王士禎手稿拍賣,點進去一看。
僅僅是一個手稿拓本就能賣出幾萬的價格。
想來系統給這本古書定價三百多萬,應該是它破損得太過嚴重。
書頁邊緣參差不齊,滿是蟲蛀、鼠咬的窟窿。
紙張脆弱泛黃,確實失了幾分珍本應有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