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未曾料到,諸葛亮早已設下伏兵,指派關羽、黃忠、魏延三支軍馬提前埋伏。
一場激戰後,周瑜的軍隊遭到大敗。
黃蓋和韓當急忙趕到,救援船隻,卻依然被擊敗,水軍折損無數。
遠遠望去,玄德和孫夫人的車馬隊伍停駐在山頂,情勢對周瑜來說可謂是極大的打擊。
周瑜氣憤不已,由於憤怒和疲勞交加,他身上的箭傷未愈,因激動過度,傷口裂開,直接昏倒在地。
眾將急忙將他救醒,並急忙開船撤退。
諸葛亮指示不要再追擊,而是與玄德一同返回荊州,慶祝這次勝利,並且賞賜了參與的將士們。
周瑜自感失敗,便回到柴桑。
與此同時,蔣欽等一行人馬也回到了南徐,向孫權報信。
孫權聽聞訊息後,氣憤不已,決定任命程普為都督,準備起兵攻打荊州,以報赤壁之仇。
然而,張昭勸諫道:
“不可如此行事。”
“曹操日日思著如何報復赤壁之戰的失敗,他因擔心孫、劉兩方結盟,才未敢出兵。”
“若現在主公因一時憤怒,自己去吞併荊州,曹操必定會趁機出兵攻打,屆時我們的局勢將更加危險。”
顧雍也表示:
“許都那邊豈能沒有暗中探子?”
“若曹操得知孫劉關係緊張,必定會派人勾結劉備。”
“劉備若感到東吳的威脅,必定會投靠曹操。”
“若真如此,那江南何時能得安寧?”
“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派人前往許都,推薦劉備為荊州牧,曹操若得知此事,必定會擔心,不敢輕舉妄動。”
“此外,劉備也不會因此對主公心生怨恨。”
“然後,我們可以用反間計,促使曹操與劉備互相爭鬥,我們則乘隙而圖,便能佔得先機。”
孫權聽後深以為然,說道:
“元嘆的建議非常好。那麼,誰能去執行這項任務呢?”
顧雍答道:
“此地有一人,乃曹操所敬重的人,可以作為使者前往。”
孫權問:
“是誰?”
顧雍回答:
“這個人就是華歆,何不派他去呢?”
孫權聽後大喜,立即命令華歆去執行這一使命,帶上表文前往許都。
華歆接令後,迅速啟程,直接前往許都,打算見曹操。
得知曹操正在鄴郡召叢集臣,並準備在銅雀臺慶賞,華歆便前往鄴郡,等待會見曹操。
自從赤壁之戰敗北後,曹操一直心中惦記著如何報仇;他擔心孫權與劉備聯合,因此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到了建安十五年春,銅雀臺終於建成,曹操決定在鄴郡舉行盛大的文武宴會來慶祝此事。
銅雀臺正對著漳河,臺中間是銅雀臺,左邊有座玉龍臺,右邊則是金鳳台。
每座臺的高度都達十丈,兩座臺之間透過兩座橫跨的橋樑相連。
臺上建築雄偉,金碧輝煌,門窗千家萬戶,氣派非凡。
在慶宴的當天,曹操戴著鑲嵌寶石的金冠,穿著綠色錦繡羅袍,玉帶搭配珠履,坐在臺上高處,俯視下方。
文官和武將都在臺下侍立。
曹操想觀看武官們的弓箭比試,於是命令近侍取來一領西川紅錦戰袍,掛在垂楊枝上,下面設立了一個箭垛,箭垛的紅心以百步為界。
接著,曹操將武官分成兩隊:曹氏宗族的將領穿紅袍,其他將士則穿綠袍。
每個人都帶著雕花弓和長箭,跨上馬背,準備接受指揮。
曹操下令:
“誰能射中箭垛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