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部與年代貼合得很緊密的電影。
影片中出現的歌曲,幾乎每一首都能勾起觀眾第一次這首歌的回憶,比電影畫面更讓人印象深刻。
諸如羅大佑《光陰的故事》。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
以及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經無知的這麼想。”
熟悉的歌詞伴隨著吉他,瞬間就把觀眾拉回了零幾年那個欣欣向榮的年代,喚起了他們內心深處暗藏的青春回憶。
在進行《華國合夥人》後期的時候,嬴佳花了很多的時間挑選本土的歌曲。
要勾起藍星觀眾對於過往和青春的回憶,就必須用他們耳熟能詳的歌曲。
除了《光陰的故事》等中國經典老歌外,電影中還出現了許多西方民謠。
影片的背景是美國夢,用西方民謠作為配樂更能突顯當時的人們對於美國的憧憬。
這方面嬴佳沒有強求,西方民謠的風格明顯區別於中式歌曲,用於烘托氣氛足夠了,不需要另外選曲。
此前嬴佳買的樂團就派上用場了。
這樂團之前是荊州某私人劇院的,後來劇場連年虧損,老闆急於出手時遇上嬴佳,便直接連樂團帶劇場一起出售給了嬴佳。
葉明睿還派人去考察了一下,想把劇場重新做起來。
嬴佳倒不是很在意,虧就虧吧,她也虧得起。
這次的配樂就全是找自己人配的了。
這有個小插曲,配樂完畢後,樂團的負責人找到嬴佳,表示他們空閒時把嬴佳所有的影視劇的配樂全部練熟了,想出幾份音樂大碟,希望能得到嬴佳的同意。
嬴佳自然點頭,想上進是好事。
況且音樂大碟有市場前景,影迷愛收藏碟片是出了名的。
像嬴佳本人,在地球上搶侯孝賢《悲情城市》的碟片,在海外網站上蹲守了幾天才搶到。
最後一項後期就是配音了。
嬴佳拍電影喜歡現場收音,覺得這樣會令電影更加真實。
大部分電影節也更傾向於原聲電影,甚至還有規定使用配音的演員不允許參與獎項評選。
但現場收聲的問題容易出現雜音,尤其是在嘈雜的場景中,這時候還是需要後期補錄。
不過嬴佳拍攝時對現場環境把控很嚴,非必要不配音。
這次需要演員進行配音也是因為電影中存在大量的旁白,必須進行配音。
11月底,《華國合夥人》剪輯完畢,正式送審。
這次拍的內容沒有什麼敏感內容,過審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嬴佳沒多過問,把影片的後續和宣傳扔給葉明睿,自己飛往冀州看沈天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