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對影視作品的反應可總結為四個階段:
1、憤怒期:拒不接受結局,聲討導演編劇等製作人員。
2、爭論期:逐漸接受既定結局,開始討論結局的合理性及藝術性,進一步延伸到整部作品,並在網路上進行大量的輸出。
3、團結期:因對作品的過度喜愛,患上對作品資料的焦慮,團結一致為作品刷播放量、寫好評、打高分、衝周邊銷售額。
4、戒斷期:影視劇播放進入尾聲,進入情緒反覆狀態,一邊恐懼未來失去情緒依託的慘狀而決定斷舍離,一邊又剋制不住尋求情緒以來而重複刷影視劇。
5、盼望期:蜂擁而至到導演、製作人的微博下問新的電影電視劇是什麼題材什麼型別什麼時候上映。
——該理論來源於thewinne論壇,權威性不明,切勿輕信。
咳咳。
總之,網路上對於《泰坦尼克號》結局的憤怒持續三天後,終於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爭論期。
[理討傑克在什麼情況下能活下去:
露絲身高1.7m,根據(劇照:露絲躺在甲板上.jpg)推測木板長2m,寬1m,根據(劇照:露絲趴在甲板上.jpg)成年女性手腕寬度推測,模板露出海面部分是2.5厘米.
海水的密度是1.03x10^3 kg\/m3,仍能承載斤數=浮力=海水密度*重力加速度*排開液體體積=1030x2x1x0.025=51.5kg。所以,浮板還能再承受約103斤的物體。
露絲身材豐腴,體重推測130斤,傑克比露絲高大半個頭,身材運城,體重推測140斤。兩人一人減20斤,傑克就可以活下去。]
[電影的主題定為愛的時候,傑克的結局已經註定。
崇高的愛離不開付出和犧牲,所以當傑克和露絲的愛被打上超凡脫俗的標籤時,傑克註定為愛犧牲,成全露絲的成長。]
[樓上兩位大佬深刻詮釋了理科生和文科生的思維差別。]
[全片最震撼我的一幕是老年露絲沉沉睡去時床頭的那張照片——露絲岔開腿騎馬了!
瞭解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人都知道,那時候女性騎馬雙腿都是放在同一邊的,由此導致了無數女性在馬術事故中喪命。但到美國生活的露絲,她和影片中塑造的性格一樣,不服從於已制定好狗屁規則,她想要她做到!
而且往深去想,露絲到美國後沒有任何依靠,一切從零開始,甚至她此前還是個不知人間疾苦的貴族小姐。即便如此,她還是靠自己的雙手在美國活了下來,並且活得相當精彩,我太佩服她了。]
[露絲帶著消防斧,從淹滿水的船艙走廊去找傑克那一段,她健壯的手臂吊在天花板上,肌肉繃起脂肪飽滿……哇,首先我不是女同但姐姐真的好漂亮,其次我不是女同……]
[沒人覺得露絲很婊嗎?一邊吊著卡爾一邊跟傑克勾勾搭搭,水性楊花。]
[卡爾的愛熱烈又真摯:傑克和露絲在三等艙享受派對的時候,卡爾在露絲的房間裡等著她來解釋,卻只等到第二天露絲若無其事的喝茶。
那一刻,心中濃厚的愛和妒迸發,但卡爾還是捨不得碰露絲,將一腔怒火宣洩在桌子上。那時的他和所有陷入愛情中的年輕人一樣可憐又可悲。
晚上拿出海洋之心向露絲道歉的時候更像一隻毛茸茸的小狗,等待著露絲寵幸,可惜露絲不知道珍惜。]
[已查樓上主頁,從你贊同“兩個相親的陌生人能在不熟的情況下結婚做愛生孩子”以及“一個月給我十萬我能伺候小三坐月子”可以看出,你完全不在乎另一半的靈魂和自己的尊嚴。
這不是電影的問題,是價值觀不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