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他看來,一位公主應當學習琴棋書畫,為將來的聯姻做準備,而非沉迷於這些虛無縹緲的佛法之中。
隨著時間的流逝,妙莊王開始為妙善的婚事操心,他希望能透過聯姻鞏固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然而,妙善公主卻向父王表達了自己不願嫁人的意願,她渴望的是能夠修行佛法,普度眾生。妙莊王聽後大怒,認為這是對他的不敬,也是對王室的侮辱,於是將妙善公主逐出了王宮,讓她在深山老林中自生自滅。
妙善公主並未因此氣餒,相反,她認為這是佛祖對她的考驗。她在山中搭建了一座簡陋的茅屋,每日誦經禮佛,過著清苦卻充實的生活。她的虔誠感動了山林中的生靈,連野獸都不願打擾這位慈悲的公主。
某日,妙善公主在山中遇到了一位老僧,老僧告訴她,要想修行有成,必須經歷更大的磨難。於是,妙善公主毅然決定,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她四處行醫救人,用自己的醫術和慈悲之心,治癒了許多人的病痛,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妙莊王得知女兒的所作所為後,心中雖有觸動,但仍認為妙善公主的行為是離經叛道。直到有一天,妙莊王自己身患重病,遍訪名醫卻無人能治。在絕望之中,他想起了那個被逐出王宮的女兒,於是派人去請妙善公主回來。
妙善公主得知父王的病情後,不計前嫌,帶著一顆慈悲的心回到了王宮。她用自己的醫術和佛法,為妙莊王治癒了疾病。妙莊王被女兒的孝心和大愛所感動,終於理解了妙善公主的追求,並允許她繼續修行佛法。
妙善公主的修行之路並未因此停止,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佛法的真諦——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她的名字逐漸被世人傳頌開來,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觀音菩薩。人們相信,只要心中默唸“觀世音菩薩”,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能得到菩薩的慈悲加持和救助。
其壁畫的盡頭,是一尊漢白玉菩薩像,可惜只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