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孔某之言後覺得不妥指出便是。”
“若是動手,這可就與孔某的橫練儒道不謀而合了。”
太平令聞言,微微一愣,竟是沒想到孔蘇會有如此一說。
衣袍一揮,流轉的浩然正氣重歸體內,靜待孔蘇說出個所以然來。
“老先生,何為道?於孔某而言,道便是自己要走的路,他人指出,或是既往便存在路也可算作是道,走與不走,全看個人。”
“那條道既往存在的道即便是康莊大道,那也只是因為被發現的早,走的人多而已。”
“可其難道就真是一條無錯之道?就真是適合任意一人的道?就真是所謂的正統之道?”
“我自己修路自己走,同行的人多了,它亦是一條康莊大道,與所謂的正統一般,若是走的人多了,千百年後誰為正統,猶未可知。”
“而這樣的道,在前面單加一個儒字,亦是如此。”
聽聞孔蘇之言,太平令未急著反駁,而是梳理其中脈絡,勘察其中有所遺漏之處。
細細思索之下,卻是發現孔蘇所言不無道理。
何為正統?又是誰定義的正統?
只不過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正統。
孔蘇所傳橫練儒道既然能在上陰學宮那種天下讀書人的聖地之中廣為流傳,甚至是人人修之,自有其道理。
這天下讀書之人只是不知罷了,若是知曉其中道理,定然亦是會習之,這點毋庸置疑。
,!
連學宮祭酒都要習,你卻挺著讀書人的背脊,說什麼瞧不上之類的言語,那只是滾水燙鴨子,嘴殼子硬,只是存心為了反駁孔蘇而已。
等天下讀書人皆習了孔蘇橫練儒道,那時又如何區分各位正統?
千百年來各方儒家先賢所學匯聚而成之道去抵孔蘇一二十出頭之人的道,方才能稱得上是正統?
那這正統二字,要之有何意?
太平令梳理脈絡之下,心境有所變化。
倒是對孔蘇那橫練儒道大感興趣,究竟其有何真義,竟能勾動上陰學宮舉宮讀書人之心。
道聽途說怕是不及孔蘇這位‘開山鼻祖’所言深刻。
“正統與否且先不說,就說說你那橫練儒道。”
孔蘇聞言,心中大定。
這位儒道大家上鉤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使出全力把這這條大魚扯上岸即可。
“橫練儒道,以胸養浩然氣為基石,修我之練體術,讀書人仍是讀書人,只不過卻是有了拳腳功夫的讀書人。”
“嘴皮子是講道理的地方,拳腳是講大道理的地方。”
“道理聽不進去,便以拳腳講講如何讓人聽理的大道理。”
“大道理通曉,那嘴皮子上的道理自然也就通了。”
太平令聞言沉思,隱隱之中,若有所得。
孔蘇再添一言:“此舉便同北方王庭與那棋劍樂府行事一般,用拳腳、兵刃、軍隊講理,不過理真不真,正不正,天下人心中有計較。”
聽聞孔蘇提及北莽與棋劍樂府,太平令眼神之中有一絲精芒閃過。
但很快便隱退下去。
可即便是剎那之間,孔蘇仍是捕捉到其眼神變化。
心中已定。
此人乃大機率是北莽太平令。
若真是如此……
這可是條十足十的大魚!
:()綜武:上陰學宮的橫練儒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