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找了一小會兒,似乎這地方才偏僻了,居然一個人都沒有。趙匡胤於是便放棄了,既然一時之間找不到熟人問路,好像周圍風景還不錯,不過趙匡胤滿懷心事,看著看著就走了神,不過腳步卻是沒有停下來。
趙匡胤又想到了趙光義的問題,把自己這個親弟弟晾在刑部大牢中不管不問,雖然這是趙普的主意,但趙匡胤總覺得自己虧欠了趙光義許多。所以!趙匡胤才是特別給刑部打招呼,叫他們儘量滿足趙光義大牢之中提出的要求。
“如今也過去了這麼多天,趙光義的風波應該算是平歇了,自己也許是應該抽個時間去看看他了。”趙匡胤如此想到。他這般故意晾著趙光義,趙匡胤未免沒有敲打這個親弟弟的意思。趙光義雖然是奉自己命令列事,但趙光義在鹽城的所做所為的確是有些過份了,趙匡胤也希望這個親弟弟能長進一些,最好能多長些記性。
只是趙匡胤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就是因為此事,在王洪誘導之下,趙光義這個親弟弟算是將他這個哥哥徹底的恨上了。
而此時柴宗訓也是才從小符後哪裡幾乎是落荒而逃,一臉的焦頭爛額之色。也不怪柴宗訓,實在是小符後因為擔心柴宗訓的安危,一心叮囑柴宗訓不可太鋒芒太露,說他如今已經徹底得罪了當今陛下的親弟弟,要是他還不低調行事,早晚必闖出大禍來。
小符後就像是給柴宗訓洗腦般,一直在他耳畔念個沒完沒了,柴宗訓又不可能將他和种放的打算說給小符後聽,只能隨口附和,而柴宗訓本人則是心不在焉的考慮其他事情。柴宗訓的應付了事小符後也看在了眼中,她似乎故意和柴宗訓較勁般,生生跟柴宗訓上了差不多近一個時辰的政治課,好不容易結束,柴宗訓才如蒙大赦般逃了出來。
從小符後的宮裡出來,柴宗訓心情也不見好多少,不只是小符後的話讓他心煩氣燥,更多是為他自己和稚子營的將來大感憂心忡忡。鹽城的謀劃雖然取得了初步成功,可是隻有想辦法回到邊關三州,他才會有更好發揮的平臺,如若不然困在這皇宮之中,就好比關在籠子裡的金絲雀,就算心再向往天空和自由,那也無濟於事。
聞得此事的決定權關鍵還是在趙匡胤的手中,只要想到這些,柴宗訓就感覺被人掐著喉嚨般,就連呼吸也不是那麼自由。但他和种放能做的該做的都做了,現在唯一剩下的就是等待結果了。
諸葛亮曾經說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語,柴宗訓最不認同的就是這句話,他兩世為人皆是少年,少年年輕氣盛,最相信人定勝天,又豈會把希望和未來寄託給虛無縹緲的上天?
但事到如今,柴宗訓最能深刻體會的就是諸葛亮說的這句話。就算是多智近妖的諸葛武侯,但面對蜀國和魏國之間強大的國力差距時也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這實在不是依靠個人智慧就能彌補的,也許蜀國和魏國的差距說的就是柴宗訓自己和趙匡胤之間的距離。
“蜀國?也許自己連蜀國都不如,蜀國好歹和魏國還有一搏之力,而自己的生死如今似乎還掌握在別人手裡。”柴宗訓暗暗對自己說道,嘲笑起自己的自不量力起來。
想到這些更覺得心浮氣躁,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柴宗訓並沒有走平常那條回“御書房”的路,他知道一條從小符後宮中回“御書房”的僻靜小路,雖然路程遠了一些,但柴宗訓認為十分適合他調節心情。
儘管柴宗訓是這麼天真的以為,可這一路上他煩悶的心情並沒有減弱多少,腦海中也在不斷地想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就算是平時認為看將上去不錯的景緻,柴宗訓也沒了駐足欣賞的意思。
柴宗訓經過一條狹窄的廊道,因為心中想著事情,只顧著一個勁兒的埋頭疾走。而此時趙匡胤也在為如何解決趙光義的事而頭疼不已,關鍵是既要讓趙光義長記性而又有所收斂,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