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是金陵人,家中世代書香門第,祖上曾與米芾同朝為官,有幸得到一幅米芾詩貼,後來一直作為珍品代代傳給後代子孫。
靖康之變時朝野一片動盪,若干珍寶幾度流失,陳家也遷居金陵。
到了度宗朝,市面上的米芾真跡已經鳳毛麟角,有市無價。
這些年陳家漸漸家道中落,到了陳光這一輩,人丁凋零,家財無幾,惟剩下一些古玩字畫聊以寄賣換錢度日。
此次陳光參加春闈,父母特意將家中最貴重的《蜀素貼》拿出來,讓他小心收藏妥帖保管。盼望來臨安舉試若考中,他能有幸結識一些權貴或大家時就權且可以此為投名帖,為將來的仕途添一份助力。
上年取試陳光落第,經過兩三年的埋頭苦讀,這一次一家人皆盼望他可以一舉奪魁,光宗耀祖,對他的厚望期許那是比春山、秋水還要多幾重。
陳光第二次來臨安,自然遇到上一屆科舉考試同樣落第再戰計程車子們。
與第一次的誠惶誠恐不同,此次他們在繁華的臨安城裡很是遊刃有餘。
考完試後就相約去歌館平康諸坊,如上下抱劍營、沙皮巷、清河坊、融和坊、新街、太平坊、巾子巷、獅子巷、後市街、薦橋等處,皆群花所聚之地。雖各有高低等差,但莫不美妝迎門,爭妍賣笑,朝歌暮弦,搖盪心目。
大宋士子與青樓官妓的交往由來都是趣談,上至如晏殊、蘇軾、范仲淹等權貴名士,下到普通士子秀才,都以能交往才華美貌皆備的伶妓為樂事。
比如前朝權相晏殊,當年在歐陽修的宴會上結識了洛陽青樓女子張採萍,二人一見鍾情,互生愛慕。
可惜很快晏殊便回到了都城汴京,經此一別,晏殊對這個女子念念不忘,滿腹相思離別之痛。
據說還提筆寫下了一闋著名的《蝶戀花》:
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不過正當晏殊飽受著相思惆悵的煎熬之際,他的好朋友歐陽修卻好似心有靈犀般差人將張採萍一路護送來京,喜得晏殊直接就將心上人納為妾室,一時老夫少妻恩愛異常。
後來晏殊去世,張採萍隱居別處,終生不再嫁人,為愛人守節。此後這也成為士子大夫們的名流佳話。
陳光與一干熟悉計程車子最常去的便是抱劍營的一處青樓,謂之尋芳閣。
尋芳閣中有個喚作翠孃的女子溫婉可人很得陳光的心,那翠娘琴棋書畫頗有些精通,言談舉止又溫柔纏綿,引得陳光常常一去尋芳閣便是半日整夜,將取試後該四下拜帖打通關節的時間都消磨在了翠孃的身上。
後來一次酒醉,陳光一時得意,就將自己身藏《蜀素貼》的事透漏給了翠娘,這翠娘對書畫也很是愛好,於是一陣痴纏討巧,陳光受不住軟玉溫香,便真將《蜀素貼》帶去尋芳閣給她欣賞。
翠娘見了米芾真跡興奮到幾乎落淚,捧著詩貼細細賞玩了半日,然後又一筆一畫都用心臨摹,認真嚴謹的模樣連陳光都自嘆不如,心裡對翠娘也越發喜愛。
那夜翠娘對他更是竭盡嬌柔嫵媚之能事,將陳光伺候得極是妥帖暢意。經此一番,陳光都恨不能將翠娘娶回家中。
:()笛上春行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