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國棟對於何雨柱和秦淮茹的遭遇並不知情,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意。
這些人罪有應得,他現在滿腦子都在思考如何開發第三代計算機。
要研發第三代計算機,需要大量先進的技術和裝置。
但是現在是60年代的中國,條件相當困難。
雖然他手上掌握著未來的技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是遇到了瓶頸。
首先需要大型的生產車間,這需要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
這個倒是不是什麼問題。
需要先進的光刻機和精密裝置來製造超大規模的積體電路,這些裝置的製造本身就需要高度技術。
需要大量的材料,像高純度的矽片、金屬連線線等等。這些原材料在當時的中國也都缺乏。
需要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能操作這些高新技術裝置,這需要時間和資源來培養。
除此之外,第三代計算機的軟體也是個大難題。
要設計作業系統和各種應用軟體,這需要大量人力和腦力,也需要大量的除錯機會。
但是現實條件下,這些都難以滿足。
顧國棟深知要想真正研發成功第三代計算機,光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
他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改善條件,解決所有的技術和資源瓶頸。
只有當所有條件具備,才有可能真正開始第三代計算機的研發。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真正的研發樣機和生產線的基礎上,而這些又全部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援。
顧國棟需要與種花家高層反覆建議、推進研發第三代計算機所需要的各項條件,這將是一場長期的爭取過程。
這需要憑藉過去的成績和人脈,說服領導相信這個宏大構想有實施的可能,從而爭取到人力物力的支援。
全國上下的精英也需要被調集過來,形成強大的研發團隊,共同推動這個宏大工程的進行。
這其中困難重重,但是隻要一步步推進,最終必將達成目標,讓種花家擁有自己的第三代計算機。
好在現在已經有了光刻機這個最重要的東西。
對於技術本身,顧國棟完全有信心解決。
但是實際操作還是需要大量人力來推進。
首先需要大量高純度的矽片,這是製造晶片的基礎材料。然後需要金屬連線線和其他輔助材料。
有了光刻機,下一步就是開始設計晶片。需要制定具體的結構設計,包括晶片上要整合的具體元器件、它們的連線方式等等。
而且,設計晶片也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
需要數十上百的晶片設計工程師共同工作,他們需要制定詳細的電路原理圖,決定晶片上具體的電子元器件,如運算放大器、觸發器、暫存器等,以及這些元器件之間的精確連線方式。
這需要反覆推敲、模擬和修改,直到最終成型。
有了詳細的電路設計圖,接下來需要將這些圖紙輸入到先進的光刻機中,透過控制光線的照射,在高純度矽片上曝光出對應的電路圖形。
需要數道嚴密的曝光過程,並結合顯影和刻蝕等過程,最終形成微觀的電路結構。還需要嚴格控制光刻機的各個引數,確保電路圖形精度達到要求。
在矽片上形成電路圖形後,接下來要進行金屬化工藝,在矽片表面形成金屬連線,實現不同電路元件之間的電氣連線。
這需要透過物理氣相沉積等方法在矽片表面形成金屬膜層,然後進行刻蝕以形成精細的金屬導線。
有了電路圖形和金屬連線之後,需要進行介質層的形成、氧化層的腐蝕、不同材料的層疊等複雜工藝,以實現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