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原本就是十分殘酷的事情。
瑪格麗特讓愛德華去想,如果是德意志戰敗了,大量的德意志平民死亡,那樣的畫面。
愛德華不敢去想,因為戰爭的殘酷性,是連最強的強人,比如美術生。也無法承受的。
美術生,他以強人的姿態,站出來想要拯救德意志。
但是,失敗了。
那是什麼樣的壓力,所有的德意志人,都在指望著美術生。
整個國家的壓力,壓在了美術生的肩頭。
美術生雖然被神化了,但他畢竟是一個凡人。
最終一個決策失誤,去打了北熊,成為了命運的轉折。
失敗了,飲彈自殺,與自己最愛的德意志,同歸於盡!
德意志並沒有倒下,而是馬上變成了食草動物德意志,依靠著北熊這個共同敵人,讓老美又扶了起來。
但食草動物的德意志,再也不是愛德華心中的德意志,僅僅只是美麗國的傀儡。
真正的德意志,隨著美術生飲彈自盡的那一刻,徹底滅亡了。
明明所有的經濟學公式指出,戰爭經濟學是唯一的正道。
說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如果你是一家工廠,手中有黑勢力,你就用手中的武力,把競爭對手的工廠全部砸了,你就能永遠賺錢。
放大到國家,如果是工業國遇到大蕭條,簡單,用武力把所有的競爭對手的工廠全部砸了。
大蕭條,供大於求,自然就變成了供不應求。
如果你是印錢的,手中有足夠的武力,那麼你把其它印錢的全部幹掉,你就能永遠印錢。
這也是紙幣最核心的支撐物,強大的軍隊。
武力是為了追求壟斷,壟斷是為了永遠賺錢。
總之,武力是為了把同行幹掉,也是為了在肚子餓的時候,吞吃弱小。
愛德華能確信,自己的理論沒錯,是建立在最科學的基礎上,研究出的理論。
但愛德華自己柔軟的內心,也承受不住這沉重的因果。
萬一,德意志戰敗了呢?
萬一,德意志戰敗了呢?
萬一,德意志戰敗了呢?
內心裡,一直迴盪著這個聲音。
……
難道畫地為牢就是對的?永遠和平就是對的?
以至於社會變成了一個先到先得的遊戲規則。
後來者只能做上一代人不想做的工作。
以至於出生得越晚,競爭越劣勢。越沒有工作……
那誰生孩子?生出的孩子也沒工作。
最後人口滅亡,不符合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
所以,愛德華必須保持戰爭狀態。
因為保持著戰爭狀態,讓優勝劣汰,末位淘汰,能夠正常運轉,造血功能順暢。
最強的年輕人,處在最強的崗位上,領最高的工資。
但如果戰敗了呢?
……
愛德華知道,自己不能迴避這個問題。
如果選擇逃避,哪怕戰勝了99次,只要失敗1次,最後的下場,也會是美術生的下場。
愛德華認真地思考著……
眼神冷漠地看著馬車的窗外……
一直觀察著他的麗娜,與瑪格麗特,都在猜測,愛德華此時在想些什麼?
為何臉色會如此冷峻。
只有愛德華知道,戰爭經濟學,有一個巨大的漏洞,需要打上補丁,才是完美的經濟學模型。
回憶著二戰德國,美術生崛起之路。
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拉仇恨了。
容易引起惡名過高,導致反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