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用擔心因此擠佔了其他幹部提拔的空間,一來年限要求高,任滿6年才有機會;二來每空缺兩次才啟動一次,還是留了一次給其他幹部的。
至於第四條,則是對村居委工作的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保障。人性都是一樣的,之前不管幹不幹活、乾的怎樣都有錢拿,現在改成了幹活才能拿錢,還有各種複雜手續。為了這三瓜兩棗,那些村居委幹部可能就不稀罕了。既然不稀罕,也就不會認真幹活了。如此一來,就會在朗新的最基層形成大量的治理真空,這對基層治理工作是極其不利的。既然如此,那就引入“鯰魚效應”,透過制度性安排,讓大量的擬提拔公務員下村,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是最高的。這樣一來,能一定程度上帶動村居委工作,保證各項政策的落實。退一步講,就算這些人能力欠缺、水士不服,也能發揮最後一個作用。那就是時刻監視村社幹群近況,這在維護穩定上是有大作用的。能有效幫助街道、鄉鎮黨委政府及時研判風險,採取果斷措施,防止因為基層治理失靈空轉而導致嚴重事件發生。
當林方政花五分鐘講完自己的思路後,對面的四人已經完全傻了眼。
還是吳華行先反應過來:“林書記,這個步子是不是太大了,我這麼多年沒聽過這麼幹的,別說西平,恐怕全省都沒有。”
“正因為沒有,我們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
“可這螃蟹不好吃啊,我們都知道,那些個村幹部,都是大老粗,別說外地人管不住他們,就連本鄉鎮的領導都不一定能鎮住。他們要是撂挑子不幹了,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村裡不像我們機關,他們都是家族裡有威望的,把他們換了,村民也不會配合工作。”
這話倒是一點沒錯,林方政就是從村裡起家的,村裡什麼情況他再清楚不過了。那些村書記、村主任,別說一些副鎮長叫不動他們,就連鎮長都不一定使喚得動。當初林方政在村裡當副書記,周全才連正眼都不瞧他的。在最基層,權力不是萬能的,資歷才是萬能的。
但如果因為擔心管不住,那就沒必要改革了。農村只要有什麼問題,只要是這些村書記、村主任不樂意,那都可以歇菜丟一邊不管了。
“嗯,這些風險客觀存在。”林方政點了點頭,“但還是那句話,改革哪能沒有風險。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總有解決辦法。我就不信了,他們再怎麼樣也是共產黨員,只要是共產黨員,就決不能凌駕於黨的決定之上!說實話,朗新因為山高皇帝遠,又有少數民族聚居,歷史上民風彪悍、匪氣十足,所以基層治理一直是比較投鼠忌器,導致寬鬆軟。不如趁這個機會,攪動他們一下,加強一下治理。”
“領袖也說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貢獻的。既然這樣,我們就先吃一吃試試。實在不行再跟省委市委請示撤回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