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時從側翼包抄,將冉閔的軍隊重重裹住,讓他們無法脫身。
冉閔作戰的慣例是衝擊敵人最強部位,哪裡強就往哪裡打。反正自己一杆兩刃矛從未碰上對手,什麼都不怕。這種打法可說是典型的斬首戰術,因為敵人的最強部位往往就是他的主帥所在地。打倒了主帥,敵軍會迅速瓦解。
這次冉閔望見慕容恪的中軍大旗,二話不說,縱馬就衝。他左手操矛,右手拿鉤戟,撥開如雨的飛矢,不停地刺殺鉤挑。慕容恪的鐵騎兵瞬間被他殺死三百多名,給慕容恪出主意引誘他的高開僅僅被他的鉤戟擦著,就再也緩不過氣來。
不過冉閔所殺的只是慕容恪鐵騎的外圍,那些鐵騎被鐵鏈連著,沒有人能夠閃避,方陣怎麼也無法衝開。
而且,冉閔能這樣衝殺,可不是別人都能這樣。他的部下全被隔斷包圍,後續無人,燕軍對他本人的包圍圈也越來越縮小。冉閔知道形勢不妙,一拍坐下的棗紅馬說:“我們走吧,朱龍!”
朱龍是冉閔日行千里的寶馬,最解冉閔心意,它長嘶一聲,昂首往東奔突而出。
統一北國 十九
冉閔和他的朱龍這一人一騎向東奔跑了二十餘里,朱龍再也掙扎不動,它最後看一眼主人,倒地而死。失去了朱龍的冉閔被蜂擁上來的燕軍捉住,慕容恪將他送往葪城交給慕容俊。
慕容俊知道要冉閔下跪是絕不可能的,只得讓他站著。
慕容俊說:“你只能作奴僕,怎麼配稱帝?”
冉閔回答:“你們胡人禽獸還敢稱帝,我中土英雄,怎麼不能稱帝?”
慕容俊大怒,命令重打他三百鞭,沒聽到他一聲呻吟。
東晉穆帝永和八年(352年)五月辛卯日,冉閔在燕國龍城被害。他十一二歲遭俘,忍辱二十年奮起滅後趙,終年大約三十五歲。曾和他一起決戰燕軍的將士們早已戰死,他留在鄴城的大臣也紛紛自殺。
啊,啊,民族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事實是,落下的不僅狂飆,還有大雪。
歷史是這樣記載冉閔之死的:“初,慕容俊斬閔於遇陘山(或作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盡枯,蝗蟲大起。自五月不雨,至於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諡曰悼武天王,其日大雨雪。”
這真是孫中山先生悼念黃花崗烈士時所說的“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冉閔,他哪兒來這麼大的感召力?他不是頒佈《殺胡令》的罪魁麼?
統一北國 二十
到這時候,我們該把《殺胡令》的原委說清楚了。
有人放話,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中華各族大融合的黃金時期,這話有一定道理。不過,這時期相當長,得將它分段。靠前的一段,比如羯族石虎統治的那段,絕不是融合,只能算胡羯族對漢族的殺滅時期。舉幾個例子:
石虎當皇帝,在鄴城已修無數宮殿,但他不滿足,又調集四十餘萬民眾在長安、洛陽廣修宮殿。所調當然是漢族人,因為胡羯族人是他的將士。
宮殿修成,他派人在各地蒐集漢女入宮,無論已婚未婚,只要年輕貌美就搶走。有數字說他掠奪漢女五萬人入後宮肆意辱殺。他的孽種們模仿他的獸行,放肆淫樂,被他們父子搶去凌辱的漢族女性不知多少。冉閔殺石遵,從宮殿裡解救的漢族女子有人說多達二十萬(這數字恐怕不確)。
石虎要對外用兵,但他感覺軍隊馬少,下令禁止民間養馬,收民間馬四萬餘匹軍用。
用兵需要盔甲船隻,他下令各州調五十多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這十七萬人後來有三分之一被水淹死或猛獸所害)。
出征的軍人需要吃用,他下令每五個軍人給車一輛,牛二頭,米穀二十五斛,絹十匹。下達徵調令膽敢不辦的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