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薛萬徹其人,朝野上下一貫是頭疼的,甚至包括當年的太宗皇帝在內。 此人出身將門世家,按說應當知書達禮、文武兼備,然而其性格粗鄙暴躁、行事恣意妄為,往往不能以常理揣度,算是人盡皆知的“渾人”。 “渾人”之意,通俗一點來說便是行事作風與正常人有所不同,故而正常人很難對其所作所為有所揣測……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譬如此前尉遲恭連續擊破李思文、程處弼,大軍急轉南下欲硬撼霸水防線,陛下命令右武衛渡過渭水阻擊尉遲恭,薛萬徹非但違令不遵,甚至將軍隊向後撤退至東征返回之後的駐地,按兵不動。 此舉導致一片譁然。 數萬橫行高句麗的大軍枕戈待旦,與長安城僅僅隔著一條渭水虎視眈眈,誰能保證薛萬徹不會哪根神經搭錯直接強渡渭水襲擊長安? 如今,薛萬徹居然毫無徵兆的忽然率軍渡過渭水,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南而下,直奔叛軍的尾巴追去…… 如若想對叛軍銜尾追殺,好歹得有皇帝軍令吧?否則這般擅自調動大軍不被當成逆賊就不錯了,還想要功勞? 直接投奔晉王就更沒道理了,想這麼幹的人其實不在少數,但總得等看看晉王能否一路攻伐抵達長安城下,局勢對於晉王極為有利的時候再說吧? 何必將身家性命前程全部賭在巨大風險之上呢? 這麼幹獲利固然最大,但風險也大啊…… 沒人能說清薛萬徹此舉的真正意圖,故而譁然之後,紛紛駐足觀望。 畢竟薛萬徹之動向,即將對當下之戰局產生劇烈影響。 ……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東渡過涇水,而後自東渭橋一路南下,連個彎都不拐,橫穿廣通渠之後在東陵原整頓駐紮半日,便直奔銅人原。 薛萬徹策騎而行,前後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左右親兵簇擁、殺氣騰騰,心裡卻並無半分似遼東那版統軍征伐、縱橫馳騁之快慰,無聊的打了個哈欠。 此次出戰,束縛太多,既不能敗,更不能一舉將叛軍擊潰,否則非但無功、反而有過。這就好像給駿馬戴上一個腳鐐一般,使其不能恣意馳騁,有何意趣可言? 打仗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樂意見到敵人在自己的鐵騎之下屍橫枕籍、哀呼求饒,但刀不能出鞘、刃不能見血,處處受制、步步小心,這有個鬼的意思? 距離銅人原三十里,前方斥候已經傳回戰報,晉王大軍昨日半夜啟程南下,留下一萬崔氏私兵駐守營寨。如今營寨四周壕溝密佈、仙陷阱重重,各種防禦工事齊備,其兵卒亦是聚在營地之內,枕戈待旦。 薛萬徹終於打起精神:“這是打算用一萬私兵阻擊我軍前進?” 斥候道:“應是如此。” 薛萬徹咧嘴笑了:“晉王視我軍如無物耶?既然如此,那咱們也不能辜負晉王好意,就用這一萬崔氏私兵給兒郎們磨磨刀、提提神!傳令下去,前軍抵達銅人原後不得擅動,左翼快速前插至銅人原及霸水之間,防止敵軍潰逃,右翼則沿著驪山腳下向南運動,切斷敵軍營潰散之後遁入驪山,中軍加快速度,老子要將敵軍團團包圍,然後將其營地夷為平地!” 身邊校尉將領盡皆無言,面對一萬稱不上戰鬥力的門閥私軍,居然這般繁複詳細的調動軍隊、完成包圍,然後集結主力全力以赴,這顯然是將敵人當成一個玩具…… 但薛萬徹在軍中素來說一不二,什麼“虛心納諫”“集思廣益”根本不存在,一旦軍令下達就要全力以赴,沒人敢提出半點錯謬之處,當即向下傳達軍令。 既然大將軍要玩,那就陪他玩個盡興好了…… 三萬大軍兵分三路,一路向西運動沿著霸水直插銅人原南邊,一路向東順著驪山腳下一直向南,切斷銅人原與驪山的通道,另外一路中軍則在薛萬徹督陣之下,緩緩向著銅人原挺近。 漫山遍野的右武衛兵卒傾巢而出,好似洪流一般將銅人原團團包圍。 …… 營寨之中,崔君實聽著斥候的稟報,面色及其難看。 即便已經存下必死之志,卻未必沒有一分僥倖,只要能夠依託營地的地勢以及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