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軍隊採用的是單色保護迷彩偽裝,將顏色鮮豔的軍服改為綠色以達到偽裝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採用的多色變形偽裝以及成套偽裝網,遮障和偽裝衣,都是用來防可見光偵察的。二戰後,隨著紅外偵察器材的出現,各種高階偽裝器材問世了。
20世紀末,奈米技術的應用使得軍事偽裝技術更高一籌。
現代戰爭形態的變化,帶來了軍事訓練方式方法的變化,基地化、模擬化訓練成為部隊戰鬥力生成的重要途徑。
要想防空中打擊,就得先防偵察,如果敵人發現不了你,那麼精確制導武器打得再準,也找不到目標。
而光電偵察是偵查手段中的重頭戲。
光電偵察是使用光電技術器材進行的偵察。
從光電裝置的角度看,任何目標都是處在一定的背景下,而光電偵察就是利用目標與背景外形,顏色,輻射與背景的差異來識別出所需要的特定目標。而目標與背景差異越明顯就越容易被發現。
光電偵查又分為光學偵察,紅外線偵察。
光學偵察是利用目標與背景反射光的差異進行的。
光學偵察的器材與手段包括利用目視偵查的目視,瞄準鏡,望遠鏡等,利用月光,星光增強影象,使人眼能夠在夜暗條件下也能夠看清目標的微光夜視儀,微光電視,利用照相機,攝像器材的照相偵察,電視偵察等,透過測量分析目標所輻射出的紅外線,而對目標進行探測識別的紅外偵察,主/被動紅外夜視儀,紅外照相等。
而載體平臺則是多種多樣,下至人員,車輛,上至衛星,飛機都可攜帶安裝光電偵查人員或裝置。
二.
防光電偵察進行的偽裝就是以各種技術措施來消除,減少,模擬目標與背景之間的差異,使目標“融合”於背景之中。
而防光電偵查的手段主要有遮蔽技術,融合技術以及相應的戰術。
目前,世界上各種先進的偽裝手段,我軍都在陸續採用。
我軍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究迷彩服。第一代是保護迷彩,第二代是變形迷彩。
目前裝備全軍的第三代迷彩服屬林地型,由四原色構成,對全國背景適應率高達50%。
我軍的叢林型,山地型,荒漠型,市區型,海洋型和雪地型迷彩服,也將陸續裝備部隊,將有效地對付一些大視場、全方位、多頻譜的高科技偵察器材。
紅軍在海岸線上佈滿了眾多假目標:地空導彈陣地嚴陣以待。
地炮群、高炮群昂首待發。
坦克連已排成登陸進攻隊形。
野戰機場,2箇中隊的飛機展翅欲飛。在這些假目標群的周圍,則布有大量真目標。藍軍偵察機在空中偵察;拍照,反覆比較也無法辨明真假。
藍軍不知所措,盲目透過對近年一些高技術區域性戰爭的研究,他和同事一起大膽,提出“三軍聯合立體破障”理論。在國防大學召開的全軍研討會上,這一新的破障理論受到軍委、總部首長關注。
趙鵬先後有幾十篇學術論文被採用,創新15種訓法戰法被推廣。
登陸,陷入了紅軍來自空中和地面的打擊,抗登陸戰紅軍大獲全勝。
眾所周知,在軍事上互相以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來迷惑對方,這是軍事家常用的戰術。
軍事偽裝在隱蔽自身戰鬥意圖,給敵方造成錯覺,爭取戰鬥的主動權,出其不意地打擊對方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實戰中,如能偽裝好己方軍隊,就能保護好自己的實力,免受敵人的火力攻擊。
有時,哪怕只有一個戰士或一個目標偽裝不善,被敵方發現,就有可能造成整個戰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