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故意忤逆他,事實上,再也找不出比他更有威信的巡撫大人了,只是人都有湊熱鬧的愛好……上海城的美好未來,大家都知道,可人畢竟活在當下吧?有道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止那幾個外國翻譯把蘇州當做天堂,明朝本國的富商縉紳,也迷戀這天下第一等的風流富貴之地。
而且上海城本身的吸引力還是欠佳,畢竟是個新興的港口商貿城市,人流巨大、魚龍混雜,最不缺的是亡命之徒,最缺少的是那份高貴的底蘊,這讓喜好享受的大明貴人們,在做選擇時一點都不困難。
對此沈就也沒什麼辦法,他就是權威再強,也不可能派人在街上盯著,誰蓋房子就抓誰,只能反覆重申禁令,並祈黃不要出什麼亂子。
但亂子該出一定會出,而且就出在了這石皮巷。方才說過,這一代是小商小販、小手工業者聚居的棚戶區,原先財主們是不會涉足的,可蘇州城的地方有限,在連番興建之下,好地皮早已告罄。一些有眼光的大家戶便盯上了石皮巷、相王弄一帶的貧民區……這裡的地價比別處低了數倍也無人問津,不過是因為環境不太好,沒人願意在窮人窩裡住下而已。
可若是逆向來看,如果把窮人都遷出去,把這片城區重建,再改造一番,定然立馬連翻帶滾的升值,保準賺得盆滿缽滿,想想就讓人激動。而且這些富有商業眼光的大老爺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財富和魄力,可以支援他們想到做到。
於是幾個大家主一合計,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不過因為擔心引起沈就的不快,他們只敢暗中收購貧民區的房產;嚴格保密還有好處,是可以很低的價格收到窮人手裡的地契,到時候風聲一放出來,那些窮鬼們,肯定會坐地起價的。
而沈就當時全神貫注的籌建上海城,竟真得讓他們渾水摸魚,一直沒有察覺。終於,在他奉旨回京幾個月後,這個蓄謀已久的大專案「徹底浮出了水面。
已經吸飽了籌碼的幾家大戶,串聯了另外十幾家,聯合高調宣佈,成立‘新蘇商號”並將舊城改造專案和盤托出,以購得的六百多張房契作抵押,向蘇州證交所申請發行債券,募集改建資金,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許諾償付的不是利息,而是商號未來的收益。
這種帶著股票性質的債券,證明了只要有合適的機制,憑中國人的智慧,不需任何人指點,就會在熟練運用硌基礎上,不斷創新。
但沈就並不會感到多高興,相反,他感到了憤怒,這些靠工商業興起來的新縉,實在是狂妄了!一群坐井觀天的青蛙,不知道蘇州城裡一切,不管表象如何,實際上都像嫩芽幼崽一樣嬌弱,只要出了什麼亂子,引來朝廷的強力干預,甚至只需被波及到,都有可能天折……
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當他查閱‘新蘇商號,釋出的招股說明書時,赫然看到了蘇州知府衙門允許重建的批覆書。震驚之餘,沈就用八百里加急質詢歸有光,要他解釋此事。
歸有光的答覆很快就到,他稟報沈就,因為當時那些人找他批覆時,他覺著這是件好事……身為蘇州知府,他覺著那些棚戶區的存在是給這座夢幻般的城市抹黑添堵,所以在取得對方遵守禁令的前提下,批准了這個專案。
如果當時能回到蘇州,沈就一定會指著他的鼻子罵道:“老頭,你還真天真爛漫!”他太清楚拆遷會引發什麼了,真要是把開發商通急了眼,王法都不放在眼裡,那承諾又算個屁?
但因為沈就知道這件事,就不是第一時間了,然後又要等蘇州府的答覆,一來二去,一個月便過去了。在這一個月裡,新蘇商號的新型債券已經掛牌上市,而且廣受追捧,已經覆水難收了……除非沈就想把蘇州的有錢人得罪遍了,把自己苦心推出的經濟模式徹底摧毀。
他只能嚴令歸有光,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