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堪回首的八年。直到萬曆成年,母子倆才重新找回了安全感和尊嚴。
難道又要重演這段歷史?而且這孩子才兩歲啊,還要比前次最少多六年。
李太后想想就不寒而慄,許久才垂淚道:“高宗皇帝臨終時,曾有遺訓:“國有長君,乃社稷之福,爭奈東宮小哩難道又要讓這可憐的娃娃,像他父皇那樣麼?”“太后可以監國的“田義輕聲安慰一句,又覺著不妥,再加一句道:“太皇太后更好。”
大家一看,心說,這有三位夠資格的,可不怕人手不夠了。
“…”李太后沉默許久,就當大家以為是默許了時,她卻語出驚人道:“那何不直接立個長君呢?”
“可皇上就這一個子嗣…”田義心說,那能憑空變麼?
“但高宗皇帝還有兒子,大行皇帝還有個同母弟弟。”李太后沉聲道。
原來她是想讓潞王當皇帝,不過手心手背都是肉,這也並不意外。
“兄終弟及,也不是沒有先例,就讓潞王先當一任,但立常洛為皇太子,將來再接他的大位。”李太后緩緩解釋道:“哀家記得,本朝就好像有這樣的安排。”
李太后好讀書,自然不會連這點知識都要求助,她不過是想讓別人道出來,更有說服力罷了。
“當年英宗北狩,太子…也就是憲宗皇帝才兩歲,國無長君。
在孫太后的受意下,景皇帝繼承了皇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立英宗長子為太子。”這可是在新君面前邀功的大好機會,田義還在沉吟,張誠搶著回稟道:“說來也巧,憲宗皇帝當時也是兩歲。”
“但那是國家危難之際。”田義出聲道:“鞋子眼看就要兵臨北京城了!”
“難道現在不危急?”田義畢竟才剛上位,有的是想挑戰他的,另一個大太監抗聲道:“鞋子休養了十多年,早就兵強馬壯了。若讓他們知道了,我大明換了兩歲的天子,哪裡還有敬畏,肯定會提兵入寇,再臨京城的!”
“還有南方的叛亂”又一個太監幫腔道:“要是知道下任皇帝才兩歲,肯定野心更大了!“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把田義說的招架不住,只好告饒道:“老奴說什麼不重要,還是請大臣們來擬遺詔吧。
”他準備讓大臣們來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遺詔”一聽這兩個字,李太后又想了讓她倍感屈辱,也是導致皇室被權臣欺凌的“隆慶遺詔,。不由怒火熊熊道:“田義,哀家問你,決定新君的權力在哪裡?是哀家,還是那些臣子?!”
“當然是太后娘娘了。”田義臉sè煞白道。
“那你為何要讓大臣來擬遺詔?”李太后yīn森森道:“莫非是在為你的主子把持朝政做準備引”
田義這才想起高拱、沈默,給李太后帶來的慘痛記憶,知道自己說什麼都沒用了。
第二天,身穿青衣角帶,在宮門外守了一夜的大臣們,才被允許進宮弔唁。
臣子們對萬曆這樣的皇帝,自然談不上什麼真感情,但一想到國家多事之秋,又沒了皇帝,還是憂慮難耐,悲從中來,放聲大哭起來。
在大行皇帝的靈柩前哭過後,等待他們的,是二位太后娘娘,擬定的潞王繼位,朱常洛為太子的懿旨。
大臣們一片茫然,雖然對萬曆皇帝暴斃毫無準備,但大家心裡並非沒譜,因為六十年前正德皇帝暴亡,前輩大臣們的應對措施,已經載入史冊,堪稱經典。大家只要照方抓藥即可。
他們甚至已經在宮外想好了遺詔,要好生利用這個機會撥亂反正,挽回天下人心。
怎麼突然就沒有“遺詔,這個環節了,大家都望向跪在最後面的申時行。
…………………………分割………………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