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地面。
“愛卿。”
“平身。”
永盛帝眼簾微垂,道:“朕說過很多次,朝堂跪拜,此禮當廢……朕即位六十九年,無一日懈怠懶政,不敢作樂,不敢庸碌;勵精圖治,安定國家;唯才是用,朝野清明;輕徭薄賦,與民生息;沿襲舊制,以武生產,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定為國策。”
“朕曾經立志……”
“要治下萬萬子民居有定所,衣能遮體,食能果腹……”
“這麼多年,卻是忘了,大乾這片土地,無以稱為盛世,還有很多飢寒交迫生事微薄的百姓。”
殿內靜悄悄。
香爐青煙嫋嫋升。
內侍司高人俯首躬身不語,心中卻泛起一絲苦澀。
當今永盛帝,志向太過高遠了,完全是不切實際的荒謬夢想。
大乾王朝,疆域遼闊,容納著萬萬百姓。
所有人全都吃飽穿暖?
有住處,有營生,過上好日子?
這是不可能的事。
再過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亦是如此,世上總有窮苦人。
‘唉。’
‘永盛帝……帝心難測啊。’
內侍司高人眼觀鼻,鼻觀心,默不作聲。
或許,上京,府城,勉強達到永盛帝的期許,百姓們衣食不缺,吃得飽,穿得暖,有住處?但也只是表面上的假象罷了。
至於郡縣,鄉鎮,不需要過多贅述。
若非各府城下發大量物資,包括不限於民生相關的糧食,蔬菜水果,各式各樣的扶持,郡縣和鄉鎮根本沒辦法存活。
人口實在太多了。
一人一張口,一天要吃多少糧?要以成千上萬鈞的重量計算。
可以說。
相比於舊朝,大乾國不鬧饑荒,沒有餓殍遍野的慘況。
單憑糧食這一點,養活無數人,弘不世之功,建大乾大業,永盛帝已經是一代明君。
……
按照內侍司統計:
截止目前,州府的靈氣長城少了幾座,三百六十郡縣,減少到兩百餘,但論及人口數量,卻是亙古未有的五萬萬之數!
此乃有史以來、開國以來,人口最多的年代!
……
內侍司高人竊以為:
這就是盛世,最好的時代,國富民強武人多,朝堂清明,各司穩固,軍事威武。
因此。
皇旨連發,舉國宣戰,平民百姓不恐慌。
大乾即將開戰蒼禺妖國,乃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上陣殺敵,為國效命,建功立業——這是絕大多數功名在身的武人想法。
……
養性殿內。
永盛帝一聲輕嘆,道:“朕與祖宗們相比,遠不及也——想當年元昌祖宗絕聖地通,幾乎擺脫了鉗制,足以稱為千古未有之變局,方有後世子孫,繼承開創大業。”
“奈何。”
“終不能徹底變革。”
“入聖司……入聖司……如今京城入聖司共有多少人?”
永盛帝問道。
內侍司高人俯首,回稟:“去年又多了六人,總數十九。”
永盛帝頷首,沉吟道:“那三個天才各自屬意哪個司,或九品朝廷,各州與邊疆守軍?”
內侍司高人一愣,答不上來,連忙告罪。
少頃。
又一位宮女模樣的內侍入殿,烏黑髮如瀑,梳著凌雲鬢,頭戴白玉簪,墜著一串石珠兒,淡雅色布衣裹身,外披水墨色長袍。
袍角褶褶如雪晶傾瀉於地。
步態高雅如月華皎潔綽約。
她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