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濤兩世為人,自然知道這張昭為何還是要特意出使前來。的確本來只要是孫權親自出降就可。但如此一來江東士族的利益就未必是可保證。
張昭前來。恐怕正是為了自己這言論。
其實若是可以的話,衛濤並不想要如此許願,如此一來,很是容易就是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但可惜的是,衛濤卻不能是如此。
正如張昭所言,自己後方不穩,雖然沒有訊息傳來,但衛濤相信曹操、劉備這時候必定攻打甚急。自己唯有儘快是招降孫權才可。
所以暫時之間,衛濤也就是做了這般言語。
「謹遵大將軍之命,我這便是回復主公,想來主公當是立即出城投降。」
果然,一聽這話,那張昭頓時為之大喜,趕緊是恭拜而道,見到如此,衛濤忍不住在心中暗暗搖頭。
哪怕這張昭幾世老臣,也許心中是有忠誠之意思。但其實恐怕私利更在公利之上。
得到了衛濤的許諾,孫權也是無法。在張昭回復之後,不久,當即就此領人出城,手捧印璽行到衛濤軍前,奉上請降。
對於孫權,衛濤在接受了他的請降之後,還是將他封住公爵,世襲罔替。
得了這公爵,孫權也是放下了心思,很是配合的傳令江東投降。
孫權投降的訊息很快就是傳揚了出去,本來正是攻打甚急的曹操、劉備皆是大驚,不得不為之停下。
不過曹操雖然是停下了大軍攻打荊州,但曹操不愧就是曹操,立即命人出兵揚州,將原先是被江東所佔之地全都奪取。
若是孫權未降,哪怕孫權是被困於柴桑,那些守城將領自然不會輕易投降。
但如今孫權已經投降衛濤,這些將領自然不可能顧及那麼許多,紛紛就是直接帶兵投降了曹操,僅僅數日之間,整個揚州就是落於曹操之手。
相比於曹操,劉備就是沒有那麼幸運了。
本來攻打荊州就是不順,徐晃為人謹慎,有大將之風,衛濤又是派著龐統在側為之謀,劉備縱然是有諸葛亮輔佐,但也也就是根本不得寸進。
更為重要的是,諸葛亮在荊州與龐統鬥智,在西涼一局就不可能再是主持。
西涼戰局真正的主持者乃是馬超,本來馬超也可謂是智勇雙全,扼守西涼也是綽綽有餘。
可惜馬家本來是西涼軍閥,雖然不說這個時候就想要叛變劉備,但心思之中總還是有了幾分,在戰事順利的時候,卻是有了幾分疏密。
這樣一來,馬超就是給荀攸窺見了破綻,利用其想要佔領西涼重振馬家的心思,直接誘敵深入。
不僅僅是重創了劉備大軍,更是將羌人之中那些不滿衛濤的人也全都重創於此,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若不是蜀道難行,說不定趁勢反擊川蜀也未必可知。
總體來說,經此一戰過後,衛濤已經是坐穩了天下第一諸侯的位置,而曹操雖然稍微遜色,但也是足以和衛濤分庭抗禮。
至於劉備,只能夠憑著蜀道艱險,易守難攻偏安一隅了。
可以說這個時候,衛濤是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人,而曹操也不是沒有著機會,唯獨是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卻只能夠固守一國。
事情到了這一步,哪怕是劉備自己也是清楚,對於這樣的情況,劉備如何能夠忍受得了?
在得到了衛濤佔取江東,正是招降江東各地的資訊之後,劉備再也按捺不住當即就此將自己麾下謀臣法正,諸葛亮給找了來。
「孝直、孔明,如今天下形勢如此,我軍雖然是有聯曹抗衛之策,但若是被困於蜀中,這豈不是如同那孫權一般?孫權據有長江之利,可都是無法抵禦衛濤,若是衛濤來攻,我軍能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