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胖很想問,這樣做是不是太浪費了。
三個機組就代表著三個團隊,也就是說攝影的支出,一下子就增加了兩倍,效果還真不一定比一個攝製組強。
可話到了嘴邊,文駿還是沒敢說出去。
殷俊是公司的老闆,也是《生死時速》的導演和監製,更是香江第一的天才編劇。
有著這麼響亮的名頭,他一個外行人去指點殷俊說,老闆你太浪費了,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麼?
相比之下,元逵則是暗自的點頭。
元逵對於歐美的一些電影,其實是很有研究的,否則以後他也不會出類拔萃的去好萊塢做導演,雖然只是二流,但也絕對的是香江電影人的驕傲了。
在好萊塢,這種多機組的同時拍攝,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只是在香江,因為成本的因素,還有製作精細程度的區別,導致了根本沒有這樣的多機組拍攝。
殷俊這樣堅持,恰好證明瞭他對於《生死時速》是很有雄心的,也是經過了深刻的考慮的——看過研究過劇本的元逵知道,動作戲才是這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要怎麼拍出動作戲,攝影師的元素非常重要。
多機組拍攝的出現,無疑就是給精彩動作戲加上了一道保險。
其實,兩人都不知道,殷俊這是跟徐老怪學習的。
當年徐老怪拍轟動江湖的《黃飛鴻》,就用了六七個機組一起拍攝,用的可都是響噹噹的大家。
黃嶽溙、鍾志紋、黃忠標等等赫赫有名的攝影師都在。
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黃飛鴻》那瀟灑凌厲的功夫,才能那麼淋淋盡致的展現,才能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李聯傑也由此奠定他商業大片超一流巨星的地位。
《生死時速》在重要性上面,還遠遠的超過《黃飛鴻》。
要不是在81年的現在,許多重要的攝影師還沒有出現,殷俊也會毫不猶豫的用六七個機組來拍攝的。
香江三大攝影宗師中,除了黃嶽溙,「得了面板病的華國人」杜克風,現在正在寶島學習呢,奧斯卡得主鮑德禧正在美國讀書,都沒辦法過來。
至於那些後起之秀,那就更不看重用了。
攝影這個東西,一是靠天分,二是要靠長年累月的摸機器來實踐,才可以有好的技術的。
上面的三個攝影大師,都是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本身又是很有才華的人,所以殷俊才會選擇他們。
至於說他們願不願意來的問題,殷俊一點也不擔心。
香江人做工作,第一要素就是錢,第二要素就是名聲。
殷俊能給他們足夠的報酬,然後《生死時速》這個投資超過1億港幣的電影,無論誰參與其中,都是一個極大的資歷,哪裡會發愁他們不來?
文駿也明白這個道理,當下點了頭,表示自己會把他們三個機組的檔期協調好。
看到他的事情說完,元逵這邊又提起了自己的問題,「俊少,雖然剪輯的事情,是屬於後期製作的,但我覺得提前找好人,讓他們跟著劇組一起拍攝,每天來蒐集和整理素材,這樣會對我們的拍攝更加有幫助一些。」
殷俊微微頜首,「你覺得找誰好?」
「麥子膳和張曜宗兩個人都很好。」元逵道,「只不過,剪輯這個事情,沒辦法同時用好幾個的剪輯師,您還是要根據《生死時速》的需求和他們自己的特點,來做決定才好。」
他生怕殷俊為了大製作,直接又說「兩個一起來剪輯」,所以直接先提點了出來。
只不過,這個都不用他去強調,殷俊自然很明白。
而且元逵說的兩個人選,恰好就是殷俊二選一的物件。
殷俊第一次看《省港旗兵》時,都不是很懂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