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例外的,應該就是史匹柏了。
喬治盧卡斯因為有自己的公司,所以他不能算。
史泰龍曉得,自己當然不能和史匹柏相比,最終剪輯權他還沒有那個資格,能讓他列席並表達意見,已經是一個極大的優待了。
在片酬上面殷俊也沒有虧待他,10部電影都是200萬的底薪,外加2的北美票房分成。
現在還不是施瓦辛格引領的2000萬俱樂部、3000萬俱樂部的時代。
好萊塢的明星們,比如史泰龍,能一部電影拿到100萬、200萬的片酬,已經算是很高了。
還是要等到90年代開始,才是真正片酬不斷騰飛的年代。
有了這麼多的許諾和優厚條件,史泰龍覺得,自己加入了麒麟集團,絕對是一個好事兒!
因此,他迫不及待的告別了殷俊,準備回到美國,去聯藝電影公司挑選自己的製作團隊了。
現下聯藝電影公司的團隊,已經被布魯克海默挑走一部分、卡梅隆挑走了一部分,剩下的人才已經不多了,他還得仔細去挑選才行。
既是製作人又是導演,史泰龍根本不怕任何人不聽話,他只要挑選最合適的人員就好。
至於演員的話,他也有很多合適的朋友,都適合來出演這部電影。
什麼都不受約束的感覺,真是太爽了!
……
史泰龍高興,殷俊更加高興。
把史泰龍給招募了過來,絕對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錯非現在是1981年,殷俊根本不可能把史泰龍和施瓦辛格這兩大巨星給抓到手上。
所以,什麼事情都是下手得早最好。
現在殷俊記憶中的那些巨星們,基本上就沒有出道的,甚至有些還是小孩子,時間充裕得很。
如果說最近幾年,還需要招攬什麼人的話,殷俊其實也是心中有數的。
其實,好萊塢在未來的四十年,基本上分為兩個階段。
這兩個階段以2008年「漫威宇宙系列首部曲」——《鋼鐵俠》的出現為分界線。
好萊塢未來的這麼二十多年,就是一個看巨星的年代。
「只要是哈里森福特出演的電影,我都看。」
「施瓦辛格的電影都不支援,你還能看什麼電影?」
「布魯斯威利斯?火爆鐵血男子!必須要看啊!」
「……」
諸如此類的心思,就代表著影迷們對於電影的態度。
這個時候的他們並不在意電影本身,而是在意哪個巨星出演了。
所以2000萬美金俱樂部、3000萬美金俱樂部,才那麼的盛行。
但是,到了《鋼鐵俠》之後,以特效為基礎和賣點的電影出現了之後,好萊塢就似乎不那麼需要巨星了。
因為除了那寥寥幾人之外,其餘的我都可以靠劇情和特效去推動電影,我可以自己就創造出一些新星來,而且價錢還不用多高,這是何樂而不為呢?
比如《超凡蜘蛛俠》第一部和第二部大獲成功的安德烈·加菲爾德,就是在片酬高漲的情況下,直接被換掉,《超凡蜘蛛俠》的主角換成了片酬很低的荷蘭弟。
在這個年代,大明星根本就不是什麼必需品,一個個電影公司的超級大ip,才是最重要的吸引影迷們進入電影院的條件。
但那時的特效技術燒錢也很厲害,動不動就得五六千萬乃至上億,遠遠比你十年前請巨星要貴得多。
因此兩者算是各有優劣吧。
殷俊現在遇到的,就是需要巨星的年代。
而他印象中的那些巨星,有幾個也可以開始慢慢的招攬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