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殷俊也不會那麼俗氣,把房子分成一套一套的去做酒吧,他準備每一個宅院做一個不同風格的酒吧,總共八個就足夠。
他也不是為了賺錢。
只是覺得這樣挺有氛圍的事兒,做起來會心裡高興。
就這麼的簡單。
但是就如魏小范所說的,後海酒吧街這事兒,根本就急不得。
一方面是改造要仔細和認真,不能胡亂來。
殷俊肯定是要最大限度的保護這些四合院的原貌。
甚至在改造之前,必要的修繕是肯定的,花費的錢肯定比購買宅子的錢多。
但這肯定值得,因為殷俊想要幾十年之後還能看到這些清朝時的宅院的話,這些花大錢修繕的工作,是肯定要做好的。
等到保證穩固和安全後,這才會開始電路牆面等方面的各種改造。
單是這個工程,起碼就得花費一年的時間。
然後還有一個大問題,那便是消費能力的事兒。
當然了,做酒吧和做奢侈品生意有點共通之處,那就是不做普通老百姓的生意。
一瓶在外面只賣10塊錢的科羅娜,到了酒吧至少就是20起,30都不少見,遇到精打細算的人,肯定是轉頭就走,在便利店或者超市提一箱回家,慢慢的喝。
酒吧的真正顧客,是那些寂寞空虛冷的人,還有那些青春飛揚的年輕人。
只有這些人,才會捨得錢來消費。
可是,捨得錢和有沒有錢,差別還是很大的。
別看20年之後,當華京後海的酒吧逐漸的興起的時候,一大批一大批的白領們蜂擁而來,幾十塊、幾百塊的酒水喝一大堆,根本不在乎錢的樣子。
但在1981年的現在,還有過後的、七八年,華國內地的消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兒。
準確的說,也就是在2008年之前,內地的消費能力,始終是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準的——2008的全國平均工資也才2000左右,北上廣深的平均工資稍高,達到了3000多一點,但大家的各種負擔也跟著在增加,你要他們怎麼消費?
即使是在1983年開始,到2008年結束,華國的工資增長水準,平均每年都超過了15,但由於基數實在是太小,大家荷包裡的錢仍舊是很有限的。
就現在來說,一杯10-20的啤酒他們能消費得起,但是那些動輒上百的威士忌、雞尾酒等等,可就真的是難以承受了。
因此在最初的5年時間裡,這幾家酒吧還不能一起開業,最多就先開一兩家,反正每個宅院都至少是3000-4000平方米,面積完全是夠用了。
殷俊根本就不會玩改建砌高一兩層的把戲。
在後海開酒吧,最重要的就是比格,弄得跟廉價酒樓一樣的,那像是什麼話?
而最初的這些顧客,除了少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之外,大部分的應該就是外資企業的職員,還有使領館的工作人員了。
相信上面的人也能想到其中的關節,所以對於「酒吧是不是會腐蝕人心」這樣的考量,即使是有,也不會太多。
酒吧算什麼?
12年之後長實集團的東方廣場,那才是牛比到一塌糊塗的專案。
華京市政府親自牽頭,他們的老大,那個最高層的三十幾位大佬之一,跑了好幾個月的府院,終於把數十個部委全部都給搬遷了出去,那是何等的壯觀!
相比起東方廣場,如果上面的人不願意遷就一下殷俊的樸素想法,那少年還真的該小心一些了!
第1014章 去演話劇吧!
隨著《射鵰英雄傳》的劇組回到了香江,留在內地的香江演藝圈人士,已經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