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徐無鬼”是開篇的人名,以人名作為篇名。本篇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由十餘個
各不相關的故事組成,並夾帶少量的議論。全篇內容很雜,中心不明朗,故事之間也缺乏關
聯,但多數是倡導無為思想的。
全篇大體可分為十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側乎”,寫徐無鬼拜
見魏武侯,用相馬之術引發魏武侯的喜悅,藉此譏諷詩、書、禮、樂的無用。第二部分至
“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繼續寫徐無鬼跟魏武侯的對話,指出當世國君的作法實質上是在
害民,只有“應天地之情”,才真正是“社稷之福”。第三部分至“稱天師而退”,寫黃帝
出遊於襄城之野,特向牧馬小童問路,喻指為政者的迷亂。第四部分至“終身不反悲夫”,
批評事事“皆囿於物”的人。第五部分至“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寫莊子和惠子的
對話,指出天下並沒有共同認可的是非標準,從而批評了各家“各是其所是”的態度。第六
部分至“吾無與言之矣”,寫莊子對惠子的懷念。第七部分至“則隰朋可”,寫管仲和桓公
的對話,借推薦隰朋闡述無為而治的主張。第八部分至“三年而國人稱之”,借吳王射殺猴
子的故事,告誡人們不應有所自恃。第九部分至“其後而日遠矣”,寫南伯子綦對世人迷誤
的哀嘆。第十部分至“大人之誠”,提出“無求,無失,無棄”和“不以物易己”的觀點,
強調不用言語、返歸無為的功效。第十一部分至“然身食肉而終”,表述子綦遊於天地不跟
外物相違逆的生活旨趣。第十二部分至“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批判唐堯,指斥仁義是貪
婪者的工具。第十三部分至“於羊棄意”,批判三種不同的心態,提倡“無所甚親”、“無
所甚疏”的態度。餘下為第十四部分,為雜論,主要是闡明順任自適的思想。
【原文】
徐無鬼因女商見魏武侯(1),武侯勞之曰(2):“先生病矣(3)!苦於山林之勞,
故乃肯見於寡人。”徐無鬼曰:“我則勞於君,君有何勞於我!君將盈耆欲(4),長好惡,
則性命之情病矣(5);君將黝耆欲(6),�好惡(7),則耳目病矣。我將勞君,君有何
勞於我!”武侯超然不對(8)。
少焉,徐無鬼曰:“嘗語君,吾相狗也(9)。下之質執飽而止(10),是狸德也
(11);中之質若視日(12),上之質若亡其一(13)。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馬也。吾相
馬,直者中繩(14),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而未若天下馬也
(15)。天下馬有成材(16),若恤若失(17),若喪其一(18),若是者,超軼絕塵
(19),不知其所(20)。”武侯大悅而笑。
徐無鬼出,女商曰:“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21)?吾所以說吾君者,橫說之則以詩書
禮樂(22),從說之則以金板六彛��23),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
(24)。今先生何以說吾君,使吾君說若此乎?”徐無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女
商曰:“若是乎?”曰:“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25)?去國數日(26),見其所知而喜
(27);去國旬月,見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28),見似人者而喜矣(29);不亦
去人滋久(30),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