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在他身上擦乾淨長劍,喝令道:“開門投降!”
烏程縣的城門緩緩開啟,一萬軍佇列隊走出城門,將兵器和盔甲放在一旁,士兵們則舉手去一側集中,李延慶給曹猛使個眼色,曹猛立刻率領千餘騎兵上前指引降兵去西面空地集中。
這時,主將王典五花大綁出來,跪在地上請罪求罰。
李延慶點點頭,對他道:“你背主求榮,雖該萬死,但念你主動投降,保全士兵性命,我饒你一死,準你收拾物品離去。”
有士兵上前給他鬆了綁,王典磕頭謝道:“謝都統不殺之恩!”
王典這才起身返回城內,帶著幾名親兵收拾東西去了。
僅僅兩天一夜,李延慶便全殲了新禁軍四萬人,同時整編降軍,獲得三萬新軍,加上三萬京兆騎兵趕來助戰,李延慶的軍隊數量一躍升為十一萬人,而趙佶的軍隊則迅速降為九萬人,兵力對比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
。。。。。。。。。
清晨,一支由三百艘海船組成的船隊正緩緩駛入了長江口,這是從明州海港駛來的海船隊,杜充擔任造船使後用三年時間建造了這批海船,大小從六千石到三千石不等,雖然不是萬石超級大船,但船隻也十分堅固,能抵禦海上風浪,完全可以往來於南洋和日本。
趙構花大價錢建造這些海船的目的是想組建一支官商船隊,進行海外貿易,牟取暴利,解決財政拮据問題。
原計劃第一次出海時間就在冊立太子大典後,物資和人員都已準備齊全,一旦冊立結束就駛往日本,但變化不如計劃,一場宮廷政變使這次航行計劃流產,趙佶下詔將三百艘新海船全部徵為軍方使用。
劉光世的求援信使這批海船得到了第一次用武之地,三百艘海船駛往泰州,接應五萬大軍過長江。
趙佶終於有點急了,李延慶在湖州連戰連捷,一舉殲滅了四萬軍隊,斬殺吳湛,釋放王典,使整個臨安府為之震動,尤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手段更是讓將領們人心惶惶,人心思變。
雖然李延慶沒有立刻率軍南下,而是在湖州整編降軍,但這種引而不發的手段更讓軍心不穩。
在這種情況下,趙佶急需劉光世率軍從北面出擊,攻打李延慶的後背,迫使李延慶不得不回防平江府。
宋朝的長江口和今天還是大相徑庭,崇明島沒有完全形成,只有三座小島,其中一座小島上出現了小鎮,叫做崇明鎮,上面的居民都是以捕魚為生。
三百艘海船剛剛駛入長江口,迎面出現了一支戰船隊,在長江上一字排開,攔住了海船隊的去路,這時海船隊的後方也出現十幾支戰船,截斷了海船隊的退路,為首戰船上打出旗語,要求海船隊向長江南岸靠攏。
這時,江面上出現了接二連三的爆炸,水浪滔天,硝煙瀰漫,巨大的爆炸聲驚心動魄,這便是強烈的戰爭威脅,如果海船不靠岸,它們將會被直接炸沉。
三百艘海船並沒有多少軍隊,每艘海船上只有二十幾名水手和兩三名押船士兵,在敵軍戰船的強烈威脅下,海船不得不向對方妥協了,紛紛調轉船頭向南岸駛去。
此時,南岸已有三萬精兵集結待命,由曹晟統帥,就在三百艘海船駛離明州港的同時,位於明州的情報斥候便向平江府緊急傳送了鴿信,加上劉光世的暗示,李延慶判斷這三百艘海船必然是趕赴長江接劉光世軍隊渡江。
他當即進行了周密策劃,由曹晟率三萬人重新北上,阮氏三雄負責攔截這三百艘海船。
當天下午,三萬精兵在南岸的太倉港登船,三百艘海船隨即在長江內調頭,又浩浩蕩蕩地向南方駛去。
。。。。。。。
三天後,平江府的運糧船抵達嘉興府,有了充足的後勤保障,李延慶率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