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兵部尚書俞獻禮亦不甘落後,接著站了出來,向皇帝行禮道:“不僅如此,平南將軍身穿戰甲覲見,且見了皇上亦不行跪拜之禮,犯了大不敬之罪。請皇上明察。兩罪並舉,嚴懲不貸!”
工部尚書莊仕珍聽了,臉色一變,連忙站出來,行禮道:“皇上萬萬不可!平南將軍雖然年輕,但是他的軍事才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已故將軍安伯胥死傷三十萬亦無法登陸的瓊州,平南將軍卻一舉成功,且節節勝利,不斷收復失地。此等良才,豈能因為小小錯失便棄而不用呢?”
禮部尚書紀雲舫亦接道:“正是如此,平南將軍雖然抗旨遲歸,卻把我朝準備放棄的瓊州完全收復,保持了國家領土的完整。臣以為,平南將軍雖有錯,卻沒有到要治罪地地步。更何況,如今北方匈奴大舉一犯,正是用人之際,以平南將軍之將才。可以讓他戴罪立功。待擊退匈奴再論也不遲。請皇上三思。”
高晉德又站了出來,說道:“正是由於平南將軍抗旨遲歸,我北方守軍不足,令得北方匈奴連下我朝兩郡,如今直逼雲中郡了!失地之責。全在平南將軍。還請皇上明察!”
溫白謙汗出如漿,溫子君隨便哪一項罪,都可以說是砍頭的,他不驚才怪。於是他急忙站出來行禮道:“皇上!平南將軍乃是老臣所舉薦,臣有察人之罪;且其乃是老臣之長孫,臣有教化之罪。平南將軍之罪。老臣願一力承擔。求皇上看在老臣一生為國的忠心上,對平南將軍從輕論處!”
“一定要嚴懲,不治難以服眾!”
“將才難得,請從寬處置!”
……
大殿內一時分成兩個陣營,眾說紛紜。
皇帝見狀,龍顏大怒,一拍龍椅的扶手,霍地站了起來,一聲龍吟道:“全都給朕住口!”
龍威一發,殿中大臣都不由地停止了口伐。整個大殿剎時變得安靜。
皇帝龍目環視百官,才緩緩坐回龍椅,望向整個口戰的焦點——溫子君。他卻有如風暴中的一塊磐石,默默地立在原地。
皇帝的讚許意味更濃了。他說道:“平南將軍,你可有話說?”
溫子君聽了,知道該自己出場了。他立即行了一禮,說道:“孟子曾經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瓊州百姓乃是我泱泱大國之黎民,瓊州土地乃是我泱泱大國之領地,這些是我朝能夠強大的根本。皇上下旨,意在放棄瓊州,實是放棄百姓之舉。如果天下黎民得知朝庭之舉,哪個不寒心?哪個不失望?屆時,民心所失,朝庭如何取信於民?如何治理天下?”
不單皇帝聽了都露出沉思的神情,就是其他百官,亦低頭深思不已。
“此其一也。”溫子君繼續說道,“因此,臣抗旨遲歸,實是順民心,利國計之舉。兵法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臣所做一切,全是為國為民,對皇上忠心耿耿。此其二也。”
“再者,假如放棄瓊州,叛軍便會安於瓊州嗎?屆時,瓊州叛軍揮師橫渡瓊州海峽,入侵我嶺南,匈奴南下,致使我軍首尾難顧,朝庭豈不更是危機重重?如今解決了瓊州叛軍,再無後顧之憂,我軍才能更加專心地抗擊匈奴。臣堅信,匈奴佔領的兩個郡,我軍是一定可以收復地。”溫子君說道,“臣此次早朝身披盔甲,便是向皇上表明臣之決心,並無不敬之意,望皇上明鑑!”
皇帝聽了,臉色數變,等溫子君說完後,卻大笑起來。
文武百官都望向皇帝,不知他為何而笑。
溫子君則夷然不動。
皇帝笑了幾聲後,擊掌叫道:“好好好!果然是一個忠君忠民的好男兒!不錯!朕沒有看錯!”
眾臣皆驚。原來皇上對於平南將軍的所作所為早有定論。他們一個個在下面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