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就是擊敗匈奴,是為了復仇,也是為了正義,為了三王五帝和王道教化。
忠勇軍和樓煩軍,以及其他許多投誠和投靠漢室的部族,也都是在這些口號和理念下,為了漢室而戰。
一旦,劉徹和漢軍開始在草原上玩什麼無人區,種族滅絕。
叫忠勇軍和樓煩軍計程車兵們怎麼看?
叫天下人如何看待?
叫諸子百家怎麼去評論?
到時候,別幕南沒搞定,自己內部倒是烽火四起,辯戰不休。
所以,還是那句話。
一手拿詩書,一手拿刀劍。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願意當中國人,願意學習中國文化制度的,那就給與優待,給他們政策,給他們出路,讓他們生活變好。
不願意當中國人的。
瀚海沒加蓋,狼居胥山依舊在。
滾回幕北去!
既不肯當中國人,還不肯滾回幕北去吃沙子。
那劉徹只能說,運河歡迎你。
大漢帝國在未來十年,會需要成千上萬的勞動力,來開鑿運河,建設水利,甚至於建設工業。
這也符合自古以來中國的價值觀,更加符合普世承認的真理。
夷狄需要教化,教化的成的,那自然轉化為諸夏。
屢教不改,頑劣不堪,那是無可救藥,需要人道毀滅的渣滓!
想到這裡,劉徹忽然停頓了一下,因為他發現,自己似乎貌似還有第三張王牌肥料!
作為穿越者,劉徹很清楚,不僅僅農業需要大量的肥料,畜牧業想要發展,想要興盛也同樣需要大量的肥料。
如今,漢室在農家學者和官僚們的帶領下,已經走向了精耕細作的時代。
各種新技術和新工具以及全新的耕作方式不斷被推廣,糧食畝產一增再增。
但草原上的牧場,卻是幾千年來都沒有什麼變化。
自從地球上出現第一個遊牧民開始,這些遊牧部族就是逐水草而居,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們生活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之中,不得不與人鬥,與天鬥,與自己鬥。
這些特性,決定了遊牧民的桀驁不馴和反覆無常。
但倘若假如說,一塊牧場生長的草料,就已經足夠一個部族一年不需要遷徙呢?
樓煩軍的定居模式,已經被證明,可以在這個時代,用技術和新的牧草草種實現定居的目標。
雖然,這是在長城之內,肥沃的牧場上取得的成績。
但問題是草原的環境,並非不可改變。
只要草原的牧場土壤有著足夠的肥力,那麼草料的生長,自然會迅速而繁榮。
“鳥糞石!”劉徹從嘴中吐出一個名詞。
他確信,這是漢室控制草原的最大王牌,更是讓遊牧民再也無法威脅到中國的最大保障。
只要有足夠的鳥糞石供應,草原的遊牧民就可以定居下來,至少是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定居,不再需要逐水草而居,他們的牧場會不斷生長青草,供給他們的牲畜所需。
假如不需要遷徙,也可以吃飽肚子,誰會去遷徙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節 權衡利弊
除了王牌,漢室手裡現在還握有多張可以打出去的好牌。
其中就包括了鹽與茶。
早在去年燕薊之戰結束之初,夏義前往龍城的時候,劉徹就已經命令忠勇軍和樓煩軍,將幕南地區那幾個著名的食鹽產地徹底控制。
北方草原,本就缺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