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到之處,其它的都各不相同,唯有這八個大字哪裡都一樣,據說這是吳三桂的親筆所寫。然後每個藏兵洞都刻在上面。
唯獨這個數字,有些特殊。
前面的藏兵洞從一到二十,已經和吳文鎔所介紹的總數吻合,而且那些都在雲貴境內,不知道為什麼這裡又多出一個?
這個多出來的,既不在吳文鎔介紹的總數中,也不再雲貴境內,想來必定另有乾坤。
既然是藏兵洞,結構和效能必定和前面的二十個如出一轍,麥軻也就不再擔憂其中暗藏未知風險。於是就發出訊號。讓小乜帶領大軍進入。
麥軻自己則繼續閱覽旁邊的一些小字說明。
原來這個藏兵洞是吳家一個傍支,秘密接受了吳三桂的指令,帶領大批人手秘密潛入靠近雲貴邊境的光西境內,在這裡建造一個軍事基地。配合吳三桂的反清。
根據這個紀錄。原來吳三桂對這個行動有獨特的理解。根據他的名字,吳三桂中的三桂,已經三有其二。就是雲貴二省,而第三桂,則正應在名副其實的“桂”字上,因為光西的簡稱就是“桂”。
所有,只有把第三“桂”光西拿到手裡,吳三桂的反清才算有了全面而穩固的根基,據當初給他分析名字的人說,這叫“三桂鼎立,萬載根基”。
因此,雖然雲貴境內的二十個藏兵同數量眾多,當時聚集了大量的軍隊;但是精兵強將最多、堪稱頂尖精華的部分卻聚集在這個藏兵洞,因為這裡才是真正地前沿陣地。
由於種種原因,吳三桂這個“三桂鼎立”並沒有建立成功,他的反清大業也半途而廢,因之這個最大力量的藏兵洞並沒沒有啟用。
大概是當時的負責人的最後絕筆吧,最後一句話寫道:“人已盡力,多年預備,怎奈天不助我,一直一事無成,一敗塗地,豈不悲乎?”
接著就沒有什麼大事情了,下面有六七句話,都是“天時不具,時光老去,倚望後輩”什麼的。
這是小乜已經帶領七八千將士陸續進入洞穴,然後再靠近南方的洞壁站定,等待下一步行動的指示。
麥軻和大牛到了洞穴的最後端,看到了那裡有四棵杉樹,分成兩組站立在洞底的兩邊,一看就是剛才看到的上面那四棵,原來它們的根基在這裡,只見這裡有一到小溪潺潺流過,應該是為著四棵古杉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接著就發現了另一個圓軸,原來剛才的洞口,也可以從這裡操作,進行關閉和開啟處理的。
知道了這個原理以後,麥軻和大牛飛身來到洞外,把那個圓軸和其它重新埋入洞中,又恢復了表面的土石原貌,然後把破損的鐵匣、盒子、散落的鐵箭等物都揀了起來,又回到洞穴中。
二人一起,把開啟的洞門再次關閉,也用旁邊預備好的兩腳鉚釘固定。
固定的時候,麥軻的鋒利鋼鍁沒有用處了,他正想著把那把十字鎬拿出來,給它刨幾下,大牛等的不耐煩了,掄起拳頭就捶了上去;只一下,兩腳鉚釘就牢牢地釘了上去,比錘子效果都好。
“你這個變態!”麥軻笑著罵了自己的衛隊隊長一句,這傢伙隨著體質增強,力氣又有了大幅度提升,以力對壘的話,麥軻估計都難以匹敵了。
封死了藏兵洞,解除了後顧之憂,麥軻繼續往前方探索,讓其他人都遠遠跟在後面。
前面依然寬敞,卻越來越光亮,雖然看不到頭,已經可以猜測到那邊必然是敞開的洞口。
果然,大約走了三四百米,經歷了一個四十五度拐角以後,麥軻就覺得豁然開朗,見到了一片天光,緊走幾步,已經來到了洞口。
麥軻等在洞口超前看去,竟然看到一片田園景色!
但見四面高山環繞,中間平坦寧靜,可見牛羊成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