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事先已經被禮官傳授的禮儀之後,考生們終於可以落座。在內侍們的引導下,一盞茶的功夫,就已經各自就位。
然後今次的考題題目便出來了。
‘古之明王,求賢而聽之,擇善而使之。法不足以有行也,改之而已;人不足與有明也,作之而已……以守位則安,以理財則富,以禁過則聽,以討罪則服,以交鬼神則饗,以來蠻夷則格,以上治則日月星辰得其序,以下治則鳥獸草木得其性……朕夙興夜寐,心庶幾焉,而未知所以為此之方。子大夫其各以所聞,為朕言之……以所見言之毋隱。’
果不其然,別看今次皇帝親自出的考題洋洋灑灑數百字,本質上就是一句話:地方上的行政闕失,可以放膽直言。
關於地方上的行政的闕失,本來便是葉塵在這兩年以來佈置給寇準最重要的作業,寇準在這兩年中可沒少思考研究,甚至前往州縣,走防民間調查,按照葉塵所教的方法採集一些資料,進行具體的分析。
所以,關於眼前的考題,寇準可以說是胸有成竹。寇準要做的,就是將自己腦子裡面早有存在的東西默寫下來,稍加修改而已。
寇準胸有成竹的振筆疾書,草稿紙上,轉眼就出現了一行行墨跡淋漓的小字。
下筆暢快如此,實是平日作文時難得一見的情況。乃是早就心中有數的原因。書寫起來自然不會有半分滯礙。可即便如此順利,寇準也沒有去爭奪前幾名的想法。
天下聰明人數不勝數,能從百萬士子中殺出來的集英殿上這三百多人,眼光長遠的也所在多有。在寇準想來,不僅僅是自己曾經思考過地方上的行政闕失問題,三百八十二人中,至少有十分之一都事先對此問題有過思考。
但寇準很安心,只要注意不要將大宋歷代天子的名諱帶出來,就不會有失敗的危險。進士已經到了手中,區區名次而已,何須他孜孜以求。
趙匡胤在殿中慢慢走著,薛居正、呂餘慶和盧多遜跟在身後。
見到天子過來,考試中的貢生要起來行禮的時候,便會被趙匡胤所阻止。他是來看考生應考的,不是來打擾考試的。
趙匡胤的視線在一份份卷子上掠過,只要上面有讓他眼前一亮的論斷時,趙匡胤就會稍稍停步,記下這一個考生的姓名。
從前到後,又從後走到前,在考桌前後的空隙中,天子、宰相悄無聲息的踱著步子。
對於寇準的形象,趙匡胤自然早早就注意到了,看著葉塵的這位弟子,正心無旁騖的筆走龍蛇。
寇準在貢院中一直拖到最後才交卷的事,趙匡胤也聽說了。明白寇準並非是七步成詩、落筆如江河的捷才,而是喜歡深思熟慮的穩重性格。現在寫起來如此順暢,當是靈感來了或者平時便對地方上的行政闕失有過思考研究。
趙匡胤不想打擾到寇準的行文,只准備看上兩眼,就打算離開。但視線落到試卷上,兩腳便邁不開了。一直站了好一陣子,從頭到尾的將已經完成的部分看了兩遍,才慢慢的又點了點頭,回頭對薛居正、呂餘慶、盧多遜低聲說著:“沒有讓朕失望。”
薛居正趕緊附和稱是,呂餘慶欲言又止,想起陶谷在禮部試時做的蠢事,終是沒有說出‘文字尚有待琢磨。’之類的話。
殿試的交卷速度,要比禮部試快上一點,不管怎麼說,也沒人敢讓天子等到三更之後。
殿試都是開始的早,結束的也早。
到了午後時分,天子已經轉回到後殿休息,而最後一名考生,也終於交上來自己的試卷。
接下來,就是批改的工作了。
以盧多遜、陶谷、徐鉉為首的知貢舉的那批考官,並沒有出現在殿試上,而是由趙匡胤另外任命一批官員,擔任考官——詳定官、編排官、彌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