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生為學堂取名為“開明”學堂。在信中,魯先生還引經據典,解說開明的含義。漢 揚雄 《法言?問道》:“吾焉開明哉?惟聖人為可以開明,它則苓。” ,又有汪榮寶 義疏:“‘開明’即發矇之意,言開蒙以為明也。”魯先生在信中還說,這個“開明”,還有開先河,明智慧的意思。
連蔓兒看了,暗暗點頭,魯先生之言甚合她的心意。這個學堂的名字取的好,將她們開辦學堂的初衷和期望真切地反映了出來。
於“開明”兩個字,魯先生還親筆書寫了卷軸,也已經隨信送到。這個連蔓兒打算拿到府城裡去,要請那裡手藝最高超的匠人給製作成匾額。
另外,魯先生還推薦了學堂先生的人選,是以為姓曲的老儒。據魯先生說,這位曲先生十分有才華,卻性格端方、淡泊名利,因此隱居鄉下。這位曲先生就住在府城附近的一個村落裡,魯先生已經打發人給他送了信,請曲先生做開明學堂的先生。
孩童啟蒙,對於人的一生,不僅是學業,甚至還包括為人做事,都是至關重要的。魯先生推薦這樣一位大儒來擔任可以說是啟蒙學堂的授業先生,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顆心,當初魯先生才會做了五郎、連蔓兒和小七的老師。
傳道授業解惑,教書這個行業可與其他的行業不同,不是花錢僱傭就可以的。為了表達誠意和尊敬,五郎打算和連守信親自上門,請這位曲先生出山。
而一個學堂,有了曲先生坐鎮,還得聘請別的先生,五郎已經做了不少功課,心中有了人選,這次去府城,就是打算將學堂所需的先生都定下來。
這天,連守信出去赴席,下晌的時候,就提前帶著小七先回來了,進了屋子,正看見張氏和連蔓兒在收拾一家人要帶去府城的衣裳等物。
“咋今天回來的這麼早?”張氏見了連守信,就忙問道,“五郎那,咋沒回來?”
“我哥沒回來,我爹特意帶我先回來的。”小七就先道。
“明天咱們就要去府城,我打算抽空去老宅一趟,看看老爺子和老太太,打個招呼。咱這一去,得去好幾天。”連守信就道,“要是等赴席回來,天就晚了。”
連守信不想等天晚了再不打擾連老爺子和周氏休息。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連守信對老宅那邊的奉養一點都不肯怠慢,另外,隔三岔五地去看一看,要出遠門之前,也多要過去說一聲。
也就是說,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連守信的心裡,連老爺子和周氏都是他的親爹孃。
連守信對老宅的感情,連蔓兒一直很清楚。只是可憐可嘆的是,連守信這樣厚道、貼心、孝順、不讓老人操心勞力的兒子,不管怎麼做,在連老爺子的心目中,他都比不上連守仁那個讓連老爺子操碎了心、並且傷害過連老爺子的兒子。
人的感情是最複雜的,世事往往如此,讓人無奈。當然,這是連蔓兒一家,乃至周圍絕大多數人的看法。連蔓兒有的時候也會想,或許,從連老爺子的角度,事情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吧。
連守信要去看連老爺子和周氏,告知要去府城的事,張氏並沒有阻攔。
“縣城那邊送了些過節的元宵來,我和蔓兒給分了幾份,一份給孩子她姥姥家送去,一份給枝兒家,還有一份,是給老爺子和老太太的。你現在過去,就一起拿過去吧。”張氏一邊收拾衣裳,一邊說道。
“哎。”連守信笑著痛快地答應了。
“姐,你去不,爹說讓我陪他去。”小七就過來,對連蔓兒說道。
“娘,那我也去看看?”連蔓兒想了想,就對張氏道。
“去吧。”張氏點頭,“早點回來吃飯,今天還得早點睡。”
“嗯。”連蔓兒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