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王級戰列艦的裝甲一開始就定在了350毫米的高度上,所以可以抵擋英國的14英寸炮彈,然而最關鍵的就是主炮口徑問題。
德國海軍工程部雖然成功仿製了中華帝國的305毫米50倍伸主炮,而且正在研製320毫米口徑的主炮系統。德國海軍原本以為循序漸進,慢慢吃透技術,豈料英國人不給德國人時間儲備技術,一下子將主炮口徑升至356毫米,這樣一來,德國海軍工程部是無法在明年船體下水前完成356毫米主炮的,甚至343毫米都不可能。
因此,德國海軍部不得不再次放棄國王級戰列艦的自主國產化,轉而向中華帝國進口356毫米45倍伸的大威力巨炮。
同樣,作為國王級戰列艦的降低防護改進型的毛奇級戰列巡洋艦,305毫米主炮顯然不是英國獅級356毫米巨炮的對手,因此毛奇級戰列巡洋艦不得不從中華帝國進口356毫米巨炮,同時為了保證航速,不得不降低裝甲防護,跟英國獅級戰列巡洋艦的裝甲防護相同,但是航速卻不如獅級,這樣造成德國海軍的毛奇級戰巡從建造開始,就不如英國的獅級戰巡的窘境。
但就戰略上而言,德國卻是贏了。因為德國的八艘戰列巡洋艦可以組成一支戰巡艦隊,前出大西洋,一旦對英作戰,將學習中華帝國海軍的戰術,跟英國海軍玩破交作戰。而英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隻有口艘,部署到廣闊的大西洋上已經不能夠完全保護英國的海上補給線了。
不過,德國在1909年只有四艘國王級戰列艦開工,在數量上差了英國1909年開工的一半。德國海軍大臣提爾比茨在威廉二世的要求下,追加四艘國王級戰列艦專案,這樣一來,德國海軍在1909年開工的戰列艦也達到了8艘,不弱於英國。於是,英德兩國的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在這一年急劇jī烈話,進一步加劇了歐洲的緊張局勢。
作為德國的死敵,英固的盟友,法國海軍跟英國海軍的分工明確,法國海軍控制地中海,英國海軍控制北海和英吉利海峽。法國海軍不用直接跟德國海軍抗衡,但是法國海軍卻要面對奧匈帝國海軍和義大利王國海軍的壓力,同時中華帝國接管了原本屬於英國的塞普勒斯海軍基地,中華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的主力艦雖然只是十幾艘繳獲自英國海軍老式前神弓型戰列艦和一級巡洋艦,但是法國認為中華帝國海軍已經介入了地中海事務,一旦爆發戰爭,中華帝國海軍可以從其他地區抽調強大的主力艦增援地中海艦隊。
因此,儘管中華帝國可以淡化其在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影響力,但是作為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中華帝國海軍此時在那裡都會引起附近國家的忌憚。
為此,法國海軍的出發點是以奧匈帝國、義大利和中華帝國為主要海上對手。由於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紛紛從中華帝國進口先進的神弓型戰列艦,造成地中海上的力量不平衡,所以法國海軍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工建造四艘諾曼底級戰列艦(諾曼底號nonmandie、
加斯科因號gaocoigne、佛蘭德號feandne、朗格多克號languedoc)和四艘可怖級戰列巡洋艦(可怖號tenibee、凱門號caiman、i屈號ind
omptabee、反抗號requin)。
這八艘主力艦,四艘諾曼底級戰列艦仿製自中華帝國的商紂王級戰列艦,裝置一半都從中華帝國進口,在法國本土建造。設計排水量23000
噸,增加的排水量分配給了新增的鍋爐和蒸汽輪機傳動系統,以及主炮口徑增加到13英寸所帶來的裝甲重量的重新分配。四座雙聯裝330毫米45
倍伸主炮和28門雙聯裝102毫米速射炮使其變得相當的威猛,主裝甲帶不如中華帝國的商紂王級,因為法國嫌中華帝國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