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二人這般兵圍宮城。
大漢四百年的威勢,也的確不是一兩個梟雄之輩旦夕間就能消除殆盡的。看劉大耳朵從一無所有,僅僅靠著一個漢室宗親的名頭,就打下了三分之一的基業,可見大漢這兩個字所蘊含的能量。
就算董卓換皇帝的舉動驚世駭俗,但也得乖乖的找個理由,自稱是秉承先帝遺詔,而他董卓則是效法霍光、周公,給自己找了個大義。就這還招來了或正氣凜然或心中有鬼的十八路諸侯討伐,逼得他不得不捨洛陽遷都長安。
所以,不管李傕郭汜二人怎樣同屬下部將軍士們許願,打下長安如何如何,但在真的來到長安宮城前時,士氣也難免為之一滯。這也就是為什麼長安宮城僅僅數千的守軍卻能堅守了一個晚上,而西涼軍士始終沒有強攻的原因。
“軍師之言大善!我等起兵之因,正是如同軍師之前所說,乃是為了不受奸人之害。”李傕對這中年文士一臉的恭敬,在馬上抱了抱拳,說道:“只要這小皇帝交出王允這老賊,再對我等這清君側之功加以封賞,我等自然會繼續保著他老劉家的江山,並無二心。”
李傕這番話說的很大聲。一方面是回答文士的話,另一方面也是說給身後的兵士和宮城城牆上的守軍聽的。
作為曾經呂布未來時董卓麾下第一大將,李傕能得董卓賞識,證明他還是有幾分謀算的。此刻軍士士氣低迷,在這大漢宮城前相持,長時間下去,對己方的軍心十分不利,若是不能及時控制局面,恐怕在攻下宮城之前,自己這邊就要先出亂子了。
攏馬站在李傕身旁的郭汜也隨聲應和:“不錯!皇帝年幼被奸臣矇蔽,以至於要殺光我們!殺光大漢最能作戰的軍隊!我等不能坐以待斃,我們就是清君側!並不是造反!”
沒有歷史上二賊軍心換撒,又被呂布軍硬守了兩個多月糧草見絕,不得已借羌兵前來助攻,使得匈奴找準了機會南下的情況,郭汜說出這番話來,竟也顯得義正言辭。二人身後的軍馬一傳十十傳百,竟然也慢慢的平靜下來。
李傕讚許的看了看自己這個多年的老搭檔,只是心中那種隱約的不安卻依舊難以揮去。
長安城來的太容易了!
一方面固然是有高人指點,用一座空營寨做疑兵,使得呂布夜襲失敗,又中途設伏,打了呂布一個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呂布麾下健將魏續的反叛開啟了長安城堅固的城門,接連的勝利彷彿得到長安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李傕清楚的知道,伏擊呂布的損失,根本動搖不了呂布軍的根骨。雖然魏續反叛,令呂布傷了些元氣,但呂布麾下除了本部原幷州狼騎的羽林騎外外,還有以張遼、侯成為首的七大健將,以及精銳中的精銳,高順率領的陷陣營一直沒有露面。
李傕其實是做好了打大仗的準備的,卻不想在遭遇呂布之後,呂布卻好像只是象徵性的抵擋了一陣,就棄長安而走,這讓一直怨呂布搶了自己董卓的關注,因此下大了力氣研究呂布,自認非常瞭解呂布秉性的李傕來說,真是太不正常了。
而且在城破之後,李傕第一個決定就是去呂布府邸,偌大的奮武將軍府內空無一人的情景,再次令李傕感到一陣陣的不安。
時間久了他還真怕像這文士所說,被呂布殺個回馬槍。呂布的武力和軍隊的戰鬥力,以及因呂布誅殺董卓在長安城中的影響力,都讓李傕心中及其不安,以至於在得知了呂布軍最終的去向是河內的時候,這種不安到達了極限。
河內那可是當年呂布的大本營之一啊。而且長安距離河內,不過八百里有餘,以呂布的騎兵速度,不過兩三日間便可以走個來回。
這種憂慮,連帶著郭汜在長安城破時欣喜若狂的給部下下達追擊呂布的命令時,李傕產生了一陣陣的猶疑。
事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