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再如果了,浙江一省的投降而導致整個江南戰役的完敗已經是最壞的結果,長江以南再也沒有了滿清的任何力量,整條長江的南岸都是敵人,還有鴨綠江以東,甚至北部的俄羅斯也開始做好了趁火打劫的準備,西部的準格爾在俄羅斯人的支援下磨刀霍霍,吞併了許多蒙古部落,隨時準備南下。原本還感覺局勢並不太壞的滿人立即意識到,其實他們除了能掌控北京城和遼東以外竟是四面楚歌,對於孝莊和康熙來說,遼東似乎也不安全,鰲拜自出關之後,掌控了關外的大權,一旦明軍攻入北京,恐怕鰲拜是不會救得。
一時間,各種反漢軍旗的言論在滿人中流傳,原本他們還以為漢軍旗與他們親為一家,甚至許多滿人還與漢軍旗人相互通婚,可是現在卻未必了,因為他們發現,漢軍旗或許還有退路,可是一旦滿人落到了大明地手裡,只有死路一條。在朝廷裡,許多滿臣開始彈劾漢軍旗人,這個人似乎有嫌疑,那個人似乎也和明軍私通,反正只要是漢人都有問題,要收回他們的權力,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還有偏激的奏請要皇上下屠漢令,雖然這種言論並非主流,可是事情這樣的發展下去,也讓許多地漢臣心驚肉跳、驚慌不已。
孝莊意識到了此事任由發展下去的嚴重性,滿人與漢軍旗甚至於蒙古人都開始產生了怨恨的情緒,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漢人的至理明言被人反覆提起,若這樣下去,遲早會引起滿蒙漢三旗的隔閡,一旦隔閡產生,被孤立的滿人根本就不能抵禦明軍長江、鴨綠江甚至北方的俄羅斯,西部的葛爾丹的攻擊,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唯一地法子就是將滿蒙漢三旗緊緊的團結起來,而不是對自己的盟友猜疑,孝莊開始不斷的頒布懿旨,反覆地講著漢軍旗對大清的貢獻,並且不斷地保證漢軍旗的利益不會觸動才勉強將爭論彈壓下去。
只是裂痕一旦產生,要想彌補就是一兩句懿旨所能粉飾的了。
孝莊的身體愈來愈不行了,甚至連下炕都需要人扶持,她活了太久,看的東西越多,也就越來越感覺到局勢已經惡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地局面並不是皇帝昏庸造成的,更不是那個叫新始地小子如何狡猾造成的,死結在於滿人自身,滿人只有百萬人不到,而漢人卻是滿人地十倍二十倍,這種差距絕不是君主賢明所能彌補的,更何況那個新始地小兒也並非是無能之輩。
孝莊甚至覺得有些悲哀,滿人打了幾十年仗,從關外打到了關內,辛辛苦苦,歷經三代人的心血,死了不知多少族人,可是如今兵敗如山倒,不出五年功夫,整個長江以南便全部丟了,說到底,還是人心啊,大明的迅速崛起,十幾萬綠營的頃刻潰敗,讓所有的滿人都失去了信心,遼東一線的鰲拜坐領十幾萬滿蒙精銳,卻不能踏入鴨綠江一步,只知防守,打了近半年,竟連一場大仗都沒有打。
孝莊在踟躕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一批批物資開始往關外運送,一些珍貴的珠寶業開始運往遼東,送至盛京封存,是時候該替自己的孫子準備後路了,孝莊渾濁的眼神在近些日子逐漸精明起來,她知道,她已沒有了多少的活頭,她必須臨死之前為孫子安排一條後路。她更多的目光開始穿過山海關,越過千里遼東平原,那裡是滿人的祖居之地,而且那裡還有一個看上去並不忠誠的將領,這才是孝莊更擔心的事。
一旦下定了可能退居關外的決心,孝莊的注意力就開始轉到了鰲拜身上,他坐領關外千里土地,擁有十幾萬的滿族精銳,不管如何,一定要將他控制住。鬥不過漢人她的孫子還可以回到關外為王,可是一旦不能控制住鰲拜,她和她的孫子恐怕連退路也沒有了。
北京城的天氣極為燥熱,此時正值正午,內城更是熱的嚇人,自滿人入關之後,滿人全部住在內城,而漢人則住在外城,因此內城的大清門戍衛了一棚八旗兵,大清門原名大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