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就這一點而言,顯然西方是更理性的,我們也該是轉變觀念的時候了。我們必須用傳統文化教育來使得我們的孩子具有中國人所應有的秉性,以此為根,再結合時代精神讓孩子接受一些西方先進思想觀念的教育,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中西人性教育思想合璧”,使得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顧炎武提到了“亡國”與“亡天下”兩個概念。朝代的更替,民族的秉性不變這叫“亡國”,可如果民族的秉性變了,傳統人文素養丟失了,即使我們再創造多空前的物質財富,我們的民族還能叫中華民族嗎?這就叫“亡天下”。民族的復興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發達,更當是傳統人文精神的復興!在當今這樣一個時代,是該引起警覺的時候了,是該轉變教育觀念的時候了!
筆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透過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反思就發現,大凡在學校裡面表現比較優秀的孩子其實都是父母對人性教育抓得比較到位的孩子,尤其是對中國傳統人文素養培養到位,形成中國人所應有的秉性的孩子更顯優秀。而問題孩子往往都是缺乏人性教育所造成的,或者是缺乏傳統人文素養的教育,而一味用西方思想教育而造成。當然,教育比較得法的家長也未必就知道自己抓的教育就是人性教育,也並不具有全面的教育思想,只是在無形中對孩子進行了一些人性教育。為使廣大家長有體系的對孩子加強人性教育,故筆者對那些比較優秀的孩子的家長他們教育孩子的秘密做了一個系統化的總結而成此書,以期起到一個拋磚引玉之用。吾雖不才,也算是做了一件有功德之事,願各位家長能夠從中受到啟發,也不枉費一番功夫!如有不當之處,也敬請批評、交流、指正。
一、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是人性教育的核心,如果缺乏孝道的培養,是不可能形成其它做人的基本道理的。正如清代王永彬 在《圍爐夜話》中所言:“百善孝為先 ,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孝”是一切善端的根源,一個時時心存仁孝的人,凡是天底下人所不應該有的行為,都不會忍心去做。
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孝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道德的核心。之所以,放在核心地位來加以論述,正因為儒家看到了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係是人倫關係中最自然、最根本的關係。儒家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但人倫關係是一切社會關係中最根本的關係,沒有人倫就沒有人類。因此,行孝只能從人倫做起。而人倫的核心是血緣,在血緣關係中又以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最為親近,沒有誰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沒有父母就不會有孩子,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關係,誰都否定不了。而對於任何人來說他的父母對他的付出都是最多的,因此,盡孝對於任何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只能從父母開始,否則就有悖於人倫道德和一般的社會規則。而孝道又必然與感恩相結合,對父母盡孝本身也就是感恩的表現。正如《詩經》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是天罔極。”父親生我,母親哺育我,父母生我、養我、照顧我、保護我、培養我。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樣廣大無邊。一個連為自己付出得最多的父母都不懂得孝敬、不懂得感恩的人怎麼可能會對其他人、對社會懂得心存愛心,施以善行?又怎麼可能形成其它做人的基本道理?反之,如果孩子真正懂得了對父母奉行孝道,由此推而廣之,就會對其他親人、對老師付出愛心,對一切素不相識的人施以善行,對班級、學校、家庭做出貢獻,最後昇華為對社會、祖國、民族的責任感,這樣才能自覺去學習和踐行其它做人的基本道理。
然而,現階段的孩子卻是最缺乏孝道的,認為父母為自己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很少去考慮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