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這裡的嬴政,已病入膏肓,他多年的入海求仙夢,改名“真人”的萬壽無疆理想,此時都抗拒不過達爾文所說的一種力量。彌留之際,面對李斯、趙高和胡亥,他讓辦公廳主任趙高寫信給遠在北方監軍的公子扶蘇,叫他把兵權交給大將蒙恬後,立刻到咸陽參與喪事並進行安葬。意思很明瞭,要將承祚的大任託付給公子扶蘇。信已封好,就攥在趙高手裡,可還沒有交給信使,秦始皇便實在堅持不住,一命嗚呼了。
有必要交待一下此次出行的幾個重要陪同人員。丞相李斯同志,中車府令兼掌管符璽事務的辦公廳主任趙高公公,還有就是極受皇帝寵愛的小兒子胡亥。這個出行陣容很有問題,錯就錯在不該帶著兒子來,尤其不可帶著胡亥,那倒不關攜家屬公款旅遊的違紀問題。要帶就多帶幾個,反正兒子一大群,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單獨帶著胡亥出來也不要緊,千萬不能再帶上胡亥的老師趙高,再退一步,由於一時糊塗將不該帶的都帶上了,那你千萬記住,自己一定不能死,得把命帶回去。
唯獨死,他管不了。
皇帝在外面暴薨,朝內隨時都會有人篡權作亂,這條理由很充分。於是,封鎖住極少數幾個近侍的嘴巴,趙高和李斯密不發喪,一切照舊,他們聯袂執導了一出大戲。道具是“轀輬車”。秦始皇就直挺挺地躺在這種既方便通風,又使得外面人窺視不到裡面的車裡,由坐在車裡的宦官,假託皇帝來批覆各地傳來的奏章,回答百官的請示與報告,太監宮娥仍一如既往進獻著他連看都不會看一眼的三餐。
走過來,走過去,找不到根據地 (1)
作者:大鳥
把酒臨風,寄慨無限時,神思總不由滑向那個遙遠的時代,身形彷彿飄忽在了它的市井,你甚至堅信那就是自己的精神故鄉。著一襲青衫,佩一把寶劍,跨一匹駿馬,就能循著明月照亮的路走回。
而凝神壹志燈下展卷之時,遐想卻又從面前記錄著那個時代的字裡行間逸出,會因更為深切地步入到這段歷史之中,或更為熟悉了那些人,而對之產生更深的隔膜和疏離。
有點像戀愛中的人。
面對唐朝,感覺永遠是這樣的。既親切又邈遠,懷之則去,方釋又來,永遠的廊閣迴環,翩躚浮想,而又難逮真髓。難以置信的疑惑,不可思議的真實,瞠目結舌的詫異……全以一種寫意的手法,嫋嫋升騰起來。
是啊,漫長的歷史裡,怎麼公然會有那樣一個大氣豁朗、吞吐無限的王朝?眾多王朝中,怎麼公然會有那麼一對爽然無礙、諫納有儀的君臣?袞袞諸公里,怎麼公然會有那麼一位剛腸疾惡、輕肆直言的魏徵?
這究竟是定數,還是巧合?
一個是從諫如流的賢君,一個是面折庭爭的直臣,他們的氣度與胸襟,使君臣之間的際遇,達到了一種空前絕後的極致。
美的極致總令人遐思無限。
在所有的王朝裡,大唐總是那麼光彩奪目,誘人神往。它已作為一種政體和國運昌盛的至高座標橫亙在歷史長河之中。而魏徵,不光是影響這個王朝走向的重要輔佐者,甚至還是關乎這個王朝丰神與氣度的直接營建人。
泱泱乎,大唐。
落落哉,魏徵。
作為大唐的赫赫明相,貞觀之治的首功之人,魏徵同志的出場亮相,都顯得過於狼狽和難堪,有點像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最後一出中被跌跌撞撞推搡出來的小爐匠欒平。我們生存的親愛世界,總喜歡和人開這樣的玩笑。
想象中,他是在無數雙斜乜的眼睛注視下,被驕傲的勝利者們鼻腔團團噴著的不屑冷氣裹挾,緊緊夾著尾巴,走到英毅倜儻的李世民面前的。
時在公元626年。
女怕嫁錯郎,男怕上錯床,搞政治就怕站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