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偌還打聽到銷售《雪國》的書店正是內山書店。
他來到內山書店,向書店老闆詢問《雪國》的來歷。不過書店老闆內山丸造只知道有人寄售,並不知道作者的下落。
追查陷入了僵局。
郭沫偌並不是真的沒事幹無聊才來打探《雪國》的作者,一部分是出於好奇,還有一部分是和林子軒有關。
他總覺得林子軒和他不對付。
從最初的新詩之爭,到後來雙方社會地位的懸殊,都讓他耿耿於懷。
他不大看得起林子軒的那些詩歌和小說,認為是一味的迎合上海市民階層的低階趣味,真正的文學是要能喚醒民眾,啟發民眾。而不是消遣娛樂。
然而,結果是林子軒受到歡迎,而創造社卻被迫停刊。
郭沫偌調查這件事,就是想弄明白林子軒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期望會有出人意料的發現。
他想起川端康城曾給永珍書局寫信,還收到了作者的回覆,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以一個仰慕者的身份寫了封信。
他留下的地址是一位相熟的日本僑民,不過他一直沒有接到回信。
於是。郭沫偌寄出了最後一封飽含感情的信件,如果再沒有結果他就放下這件事。不再追查,他還要為創造社的刊物出版尋找新的合作書局。
林子軒開車前往虹口區的北四川路,沿途看到不少日本士兵。
自從日本大地震後,日本國內經濟蕭條,前來上海謀生的日本商人越來越多,日本人在公共租界的勢力愈發的強大。
1925年3月27日。日本海軍第五艦隊及第一潛水艦隊抵達上海,有軍艦11艘、官兵2700餘人,所用的理由是保障在上海日本僑民的安全。
可誰都知道,這是為了彰顯自身的武力,為在上海生活的日本人做後盾。
日本商人在中國大規模的投資建廠。利用先進的技術擠壓中國民族工業的生存空間,中國的紡織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這種事情不僅發生在上海,山東和天津的紡織行業同樣如此。
想要和日本廠商競爭,就需要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線,改良紡織工藝。
中國紡織業過去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會被逐漸淘汰,只有建立規模大產量高的正規工廠,才能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林家的工廠在進行改革,整個民族工業都要經歷這種陣痛。
林子軒一邊開車,一邊思考著。
他來到內山書店外邊,並沒有直接進去,而是停靠在一邊,下車找了一家粵菜館坐下。
北四川路以日本人和廣東人居多,較為繁華,消費實惠,對工薪階層有很大的吸引力。
沒過多久,林子軒就看到一個認識的人匆匆的走了過來,這不是郭沫偌麼?
看著郭沫偌走進內山書店,林子軒彷彿明白了什麼,否則沒這麼巧合,這又不是諜戰劇?
想到鬱達浮給他寫的信,林子軒不由得搖了搖頭,這人真是無聊。
於是,他決定和郭沫偌開一個玩笑,便向飯店老闆要來了紙和毛筆,在紙上草草寫了幾個字,晾乾後摺疊起來。
林子軒結賬時多給了飯店老闆一些錢,讓他等自己走後把這張紙送到對面書店裡一位叫做郭沫偌的人手中。
他離開後不久,飯店老闆把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了他六歲的女兒完成,獎勵給她一顆糖。
這個小女孩跑到內山書店,奶聲奶氣的叫著郭沫偌的名字。
郭沫偌接過紙條,開啟一看,上面只有簡短的一句話。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麼。”
他看了看這張紙條,又看了看吃著糖的小女孩,一臉的迷惑。
我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