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5頁)

書虛篇第十六

【題解】

本篇批判了“傳書”(解釋儒家經書的著作)中一些沒有事實根據的說法,故篇名曰“書虛”。

文中王充明確指出“傳書之言,多失其實”,並舉出十二個失實的例子。如漢儒說孔子葬在泗水邊,泗水為之回流,是因為“孔子之德”感動了上天,天神保佑,所以泗水才不沖刷他的墳墓,並以此證明其後代該封爵。王充對此則質問:“孔子生時,天神不使人尊敬”,“生時無祐,死反有報乎”?“天不封其身,乃欲封其後乎”?漢儒又說舜、禹死後,“天使鳥獸報祐之”。王充則尖銳地指出:“天欲報舜、禹,宜使蒼梧、會稽常祭祀之。使鳥獸耕田,不能使人祭”,“天之報祐聖人,何其拙也,且無益哉”!對傳書上伍子胥死後,為發洩自己的憤恨“驅水為濤”的說法,王充則駁斥說,河流之所以有波濤,是因為河床淺、河道狹窄;靠海的河流之所以有波濤,是因為受潮汐的影響。接著便質問道,伍子胥活著不能“營衛其身”,死後被煮成肉湯,“骨肉糜爛”,“筋力消絕”,“安能為濤”?王充還駁斥了傳書對政治家齊桓公的人身攻擊,讚揚他能任人唯賢,終於“九會諸侯,一匡天下”,是位“千世一出之主”。

在本篇中,王充還進一步指出,一些漢儒為標榜和突出自己名聲,編造出來嚇唬“世俗之人”的“譎詭之書”,之所以有人信,有市場,是因為“世俗之人不能定”,錯誤地認為“賢聖所傳,無不然之事”,於是就“信而是之,諷而讀之”所造成的。

【原文】

16·1世信虛妄之書,以為載於竹帛上者(1),皆賢聖所傳,無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諷而讀之。睹真是之傳與虛妄之書相違,則並謂短書,不可信用。夫幽冥之實尚可知(2),沉隱之情尚可定,顯文露書,是非易見,籠總並傳非實事,用精不專,無思於事也。

【註釋】

(1)竹帛:古代把要記載的東西,寫在竹簡和絲織品上。

(2)幽冥:隱密。

【譯文】

社會上一般人相信無根據胡說八道的書,認為竹簡和絲織品上記載的,都是賢聖傳下來的,沒有不對的事,所以相信它,認為它是對的,並且讀它、背誦它。看見真實正確的一般書與他們所相信的那些毫無根據胡說八道的書不一致,就一起說前面的書是價值不大的短書,不能相信。其實,背地裡的事情尚且能知道,深沉隱晦的實情尚且可以判定,何況明明白白的文字,清清楚楚的記載,是非對錯顯而易見,卻要籠統地一致傳說它們不符合事實,這是因為用心不專一,對事情沒有認真思考的緣故。

【原文】

16·2夫世間傳書諸子之語(1),多欲立奇造異,作驚目之論,以駭世俗之人,為譎詭之書(2)。以著殊異之名。

【註釋】

(1)諸子:指先秦到漢代各派學者及其著作。

(2)譎(ju6決陽)詭:怪異。

【譯文】

社會上傳書解釋先秦到漢諸子的話,大多想標新立異,作驚人之論,用來嚇唬社會上一般人,作為希奇古怪的書,以標榜特殊奇異而聞名。

【原文】

16·3傳書言:延陵季子出遊(1),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於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2),視之下(3),儀貌之壯,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季子謝之,請問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4),何足語姓名(5)!”遂去不顧。世以為然,殆虛言也。

【註釋】

(1)延陵:春秋時吳地,在今江蘇省常州市。季子:季札,吳王

最新小說: 足球教練,我選擇國足 分身都是樂子人,他信了他信了! 全民巨魚求生:我能聽到巨魚心聲 綻放於冬 網遊三國:從南海開始,虎視天下 網遊:金色天賦用來打金怎麼樣? 求生試煉:從貓女開始進化 1984,我在公牛隊當老闆 斬神:纓子請自重,你別亂來呀! 傳說時代 我太想重生了 武道登神 大一實習,你跑去749收容怪物 撿到瘋批反派,我偷霸總錢養你 國運領主:領地1秒漲1兵 網遊之近戰弓箭手 電競風運起,賽場初亮劍 始於顏值,陷於溫柔!【人外】 開局竊取淬毒天賦,我的毒能弒神 吊車尾我,竟成了求生遊戲的大佬